四缝是经外奇穴
中医美容 2020年01月06日 浏览:1 次
摘要:刺四缝疗法是儿科针法中常用的一种。四缝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横纹中点,是手三阴经所经过之处。针刺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常用于治疗疳症和厌食。 除了内治法,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也非常适合孩子的病症康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中医外治法:
熏洗法:是利用的药液及蒸气熏洗人体外表的一种治法。如夏日高热无汗,可用香薷煎汤熏洗,发汗退热;麻疹发疹初期,为助透疹,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汤后,加黄酒擦洗头部和四肢,并将药液放在室内煮沸,使空气湿润,体表亦能接触药气。
涂敷法:是将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鲜马齿苋、仙人掌、青黛、金黄散、紫金锭等,任选一种,调敷于腮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吴茱萸粉涂敷于足底涌泉穴,治疗流涎等。
罨包法:是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的一种外治法。如用皮硝包扎于脐部以消食积;用五倍子粉加食醋调药包脐内,治疗盗汗等。
冷积热敷法:是将药炒热后,用布包裹以熨肌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炒热食盐熨腹部,治疗腹痛;用生葱、食盐炒热,熨脐周围及少腹,治疗癃闭等。
敷帖法:是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丁香、肉桂等药粉,撒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治疗寒证泄泻。再如在夏季三伏天,用、、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中心放少许丁香末,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治疗哮喘等。
擦拭法:是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冰硼散擦拭口腔,或用淡盐水、银花甘草水拭洗口腔,治疗鹅口疮、口疮等。
小儿有病可以拔火罐吗?
拔火罐是 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它能促进气血流畅,营卫运行有祛风散寒,止痛作用,深受欢迎。小儿有病也可使用拔火罐疗法,只是需要用口经100px~125px的竹罐或玻璃罐,具体做法是先在局部涂上凡士林,然后迅速将罐紧紧罩在选定的皮肤上,因负压皮肤被吸入罐内而高起,约5~10分钟即可去掉。
拔火罐法方便适用,家庭中均可使用,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肺炎喘嗽、腹痛、哮喘、遗尿等有较好疗效。
但对孩子使用拔火罐要注意:
对6个月以内的乳婴儿禁用;对高热抽搐,皮肤过敏,水肿,出血倾向,有明显营养不良、皮肤感染者,均不宜。
取下火罐时,动作要轻柔。先以食指按压罐边皮肤,同时将罐向另一侧倾斜,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子便会很快脱落,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拔,以免损伤皮肤,增加痛苦。
以下两种外治法需要专业医生操作,不宜家庭成员自行操作:
刺四逢治疗疳症和厌食
刺四缝疗法是儿科针法中常用的一种。四缝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横纹中点,是手三阴经所经过之处。针刺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常用于治疗疳症和厌食。
具体操作方法: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约1分深,刺后用手挤出黄白色黏液少许。
调和气血的割掌指法
本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常用以治疗疳证和哮喘等病证。割治部位常取两手掌大鱼际处。
割治疗法的操作方法是:将二手掌大鱼际局部消毒后,用大拇指掀住刀口旁约1cm处,用0.4cm宽的平口手术刀直戳割治部位,创口约长0.,然后挤出赤豆大黄白色脂状物,并迅速剪去,再用消毒棉球覆盖其上,绷带包扎,五天后即可解除包扎,在包扎期间,防止感染。适用于疳症和哮喘等。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郑州国医堂性病医院医生蚌埠牛皮癣医院哪家好
成都医学院附属不孕不育医院龙纪明

- 上一篇: 养阳补肾对大多数都是十分重要的
- 下一篇 针灸有很多的好处
-
管理临高立足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发展模式
2020-09-21
-
多次性交并非性能力强表现
2019-07-12
-
禽流感再次来袭中医药提高抵抗力
2019-07-12
-
初冬安眠指南六项让你睡好觉
2019-07-11
-
千万不可以空腹吃的食物
2019-07-07
-
中药质量控制综合评价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研究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