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丰胸

旅游不能只带着身体前行天津游记攻略

中医丰胸  2020年07月03日  浏览:5 次

旅游,不能只带着身体前行 - 天津游记攻略

发表于 22:01

台湾自由行系列游记发表后,收到了不少友的评论和提问,促使我思考了一些有关旅游的问题,如:如何充分享受旅游的过程,如何在游完以后,能够留些美好余味,如何在若干年之后,依然沉浸在喜悦的回忆之中……,在此,本人结合自身的旅游经历,谈一些这方面体验和感受,并愿与大家分享。

一、以旅行的准备,去旅游

美国畅销书作家、演说家、演员安迪 安德鲁斯在其所著的《上得天堂,下得地狱》里说;一个人完整的青春至少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句话,近来很流行。但是,也有友说,这句话,不知害了不少人。确实如此,不管你信不信,我信。

旅行怎么可以说走就走呢?必要的准备,还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准备的旅游,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更会影响到愉悦。

凡有过旅游经历的人,都会体会到,行前做不做功课,旅游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凡有过自由行经历的人,会对打包式的、快餐式的N元、N日、N地(国)旅游方式,渐渐觉得有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意犹未尽般的不爽。

旅游,非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还要提升准备的规格——以旅行的规格。

先辨析一下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旅游,侧重于游,游山玩水,品尝美味,定点采购。饱眼福、口服,享受价廉购物的快乐,只要在付出与得到之间达到一种自我认可的平衡即可。

旅游可以团队游,也可以自由行。

旅行,偏向于行,在游同时,享受行的愉悦,期望通过感官去体验那份真实,通过经历去感悟、领悟人生,提升内心和灵魂的满足感。旅行者不在乎行过程中的困难和蹉跎,并会乐于应付,沉着面对可能会在9月爆发。而9月、10月车价的整体走势即使不降价。

旅行基本是以自由行为主。

当然,旅游的新产品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而不断推出,除了度假产品,还有“私人定制”。度假是以歇为目的,让身体和精神放松的一种休闲方式。“私人订制”是根据特定的时间、赶到特定地点,为了的特定目的而去的旅行。比如,去西班牙看一场皇家马德里的主场比赛,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看动物大迁徙,去英国看歌剧,去美国听音乐会,去新西兰跳伞,去麦加朝圣……,另外,专业吃货会专程出国去找米其林餐厅品尝美食。

总之,无论怀着什么目的远行,无论何时走,为何而走,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准备不仅仅是指行囊准备,或者关注一下目的地的天气预报……,而是,包括多方面的。

因而,只有把每次的旅游,看作为没有领队、没有地接、没有导游的自由行而去做好各项旅行准备事宜,从而才能逼自己从思想上,行动上调动一切的正能量去认真做准备。

其实,我们八十年代初旅游时,都是自由行的。刚刚开放旅游时,根本就没有针对内宾的旅行社,所有旅行社基本都是接待外宾的“涉外”、”高大上“、吃皇粮、事业编制的国营单位。当时旅行社的主要功能还是停留在 :”接待探亲旅游的海外华侨、 外籍华人和港澳同胞“。可见,真正的老外都不多。

当时的内地游客,如要去外地旅游,只能自己出行的。

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的过程是:“1979年,共青团中央向邓颖超、胡耀邦等中央领导请示,建议利用侨资、外资兴办青年旅游事业,得到许可。1980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青年旅行社。 ”

而本人,在1980年就已开始自由行去黄山旅游了。

这张1980年8月7日黄山旅游的游览证,已经具有收藏价值了,因为,上已见有人在拍卖了。

游览证内页的导游图

在位于黄山顶部的北海宾馆门口留影。

1980年8月7日,黄山宾馆的住宿发票。

想想当时物价,真心便宜,堂堂黄山宾馆,两人一夜住宿,只要1.5元人民币。

时代的烙印清晰可见:客人均称为某某同志。

二、旅游的收获取决于出行前的准备程度

过去,我们出门之前,首先,要查火车时刻表、轮船时刻表(当时的长途汽车,走的都是今天看来的短途,隔夜的汽车旅行几乎没有的),自己排好出行的行程。

1980年8月6日——8月9日,游览黄山。

1981年8月14日,北戴河一日游。

1981年8月11日——12日游览大连。

虽说只是一张《大连市内电、汽车线路图》,但旅游景点却一一清晰注明。

其次,去新华书店买目的地的地图(一般除了本地之外,外地的城市地图很难买到,大城市如北京等的例外),如果买不到的话,那么到了当地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去新华书店买城市地图(当时的火车站也是不卖地图的)。

大连地图上的电、汽车时刻表。

买好地图后,就即刻打开地图查询,排景点行程,当时的城市地图上都有公交线路表,包括头末班时刻表。

尽可能地到图书馆去看参考资料(当时,还没有介绍旅游的书籍、游记、攻略之类的文字资料)。现在,方便多了,只要上查攻略,各种吃喝玩乐的攻略,应有尽有,及其方便。

需要指出的是,出行旅游之前,有无准备,游览中,乃至游览后获得的收获,是大相径庭的。

许多人旅游归来,被人问起感觉如何?是否好玩?大多人答案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TA的全程都是由导游带着在走预定的流程,三点一线:景点、酒店、购物点。

除了流程规定,连动作也犹如规定一致似的: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抓紧拍照。更有甚者,对景点的兴趣甚至于还没有购物点的高。问其原委,答曰:完成来自家人、亲朋好友的受托任务。

不可否认,不同的景色,对各人而言,产生的兴奋程度也不一样。大城市的人对高楼大厦毫无感觉,生长在海边的人对水不会激动。也有个性的原因,所以我们的先贤孔子会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准备,起码要略微了解一下目的地的地理、历史、文物古迹、文化名人、餐饮美食、发生过的大事记载。此外,习俗礼仪、禁忌事宜,也得注意,免得一不小心触碰到人家的规矩底线。

人们大都知道穆斯林餐厅不能吃猪肉,但是许多以人未必知道穆斯林也严格禁酒的。所以,进入穆斯林餐厅酒家,非但不能饮酒(《古兰经》第五章90节把饮酒列为秽行

,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而且连带酒进入可能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自然景观,给人以美感的同时,也能励志

旅行目的地的景观,大都包含有自然的和人文的。自然的景观往往会带给人以美感。这种美感包括:

视觉的——山河湖泊的壮观、雪域高山的震撼、日落日出的昼夜变换、花开 花落的四季更替、树木草原的颜色变换……;

听觉的——水流、涛声、鸟语、风声……;

嗅觉的——花香、草香、清新空气的香味、植物的香味……;

除此之外,自然景观的励志作用,也不容小觑。不然的话,就不会有毛主席重游井冈山时的励志诗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写于1965年)

诗人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慷慨激昂,表达了要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

2004年9月12日,游览井冈山。

类似的案例俯首即是,如曹操的《观沧海》,都充分说明了自然景观的励志作用。

四、人文景观,给人以愉悦同时,更能给人以感悟。

我始终认为,没有人文景观的景点,是有缺憾的景观。出门在外,身在异域,最能触动灵魂的,往往还是旅行目的地的人文感悟。没有人文感悟的旅游,是的乏味。三点一线的旅游,游程结束,脑子里留下东西不多。

同样的人文景观,为什么有的人会感悟到快乐和异趣无穷,而有的人则视若无睹。这里面,除了准备充分与否外,还一个观景的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标题所说的,旅游不能只带着身体前行,要懂得如何抓住时光穿越的机会,与历史、与古人、与名人对话。

只有珍惜与重大历史事件见证物邂逅的机会,才能顿生“久闻大名”、“一见如故”、“爱不能等待”的惊喜感、急迫感……。

观赏历史古城遗址遗迹,如人类生活古城(如新疆的轮台古城、交河古城)、遗址(如圆明园遗址)、战争遗址(台儿庄大战遗址),这些已废弃的,目前不再有实际用途的人类活动遗存和各种构筑物,就是在与历史、与古人对话。

它们,都是活的历史见证物。它带着你穿越了时光隧道,瞬间回到了那个事发年代。看看这些“活”物,告诉你的事情,绝对比你从史书上读到的,要多得多。

1988年12月9日,圆明园西洋园遗址。

1998年9月10日,圆明园西洋园遗址。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中,清真寺是186团一个指挥所,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单是来回拉踞战就打了七天七夜,当时殿堂寺外尸体遍地,血流成河。

日军溃逃时,放火烧毁寺内的楼堂并殃及两棵苍柏,现存讲堂、房舍、古柏、门楼及墙壁上仍弹痕累累,满目疮痍,寺内遭受战火幸存的两棵苍柏一枯一荣,仍傲然挺立,象征中华民族威武不屈不精神。

树上弹孔、树内弹壳,依然清晰可见。

2014年11月26日,在台儿庄古城的古清真寺内,幸遇方新文阿訇,他耐心、仔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当时战争场景,以及清真寺各处留下的弹孔痕迹。

出门旅游时,遇到一些教科书上曾经提及过的景点,一种惊喜感,会油然而生。如引以为豪的中国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第19课,作者茅以升)。

1999年3月31日,参观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还有,震惊中外历史事件火烧望海楼,史称“天津教案”的发生地的天津望海楼教堂,建于1859年,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它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旧称圣母得胜堂。

2014年11月5日,参观天津望海楼教堂。

天津望海楼教堂——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旧称圣母得胜堂,建于1859年,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望海楼教堂坐北朝南,为石基砖木结构,正面有三座塔楼,远望呈笔架形,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该教堂也紧挨着海河边上。

该教堂作为“天津教案”的重要遗址,1870年,它首次被烧毁,民间称之为“火烧望海楼”,史称“天津教案”。

名人,加上重大事件发生地,历来就是旅游景点的最好的卖点。

2003年2月9日,在游览巴黎凡登广场时,得知戴妃最后一晚住过的里兹饭店

(背面有四个雨阳棚的),就在身后,所以,特地进去参观了一下,但是只能进入大堂,更深入些,便不能进去。

再有,当你来到著名电影拍摄的取景点,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罗马许愿池(又名少女泉),历时30年才建成。外形美观、装饰丰富、立体感强、整个喷泉气势磅礴、大气恢宏、泉水清澈。它因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更闻名于全世界。

风靡一时的“赫本头”发型,也在许愿池旁的一个小小理发馆诞生的。我也去该店门口张望了一下,该理发馆真的很迷你、很袖珍的。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李子彬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接受了本报的采访。。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她一生最重要的奖项——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电影《罗马假日》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影片上映60多年以来,依然经典。

要善于关注目的地人们的生活,尽可能地与人交流,这是旅游取得愉悦的另一个途径。哪怕只是知道别人吃什么,怎样吃,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许多美食,说到底,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培育。

比如北京的全聚德烤鸭,全套食材都拿到上海来也吃不出那个味,为什么呢?可能,食材都拿来了,烤鸭用的果木,上海没有。你说味道会一样吗?

与当地人合影,也是我的一大乐趣。从他们的笑容中感受友好的气息。

2003年2月4日,罗马街头与卖菜的老太合影。当地冬季的西红柿,也就2欧元/磅。香蕉、甜橙,也是2欧元/磅。

2003年2月6日,威尼斯街头咖啡吧。

2003年2月6日,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前。

2003年2月6日,威尼斯街头。

2003年2月9日,法国凡尔赛宫。

2003年2月8日,法国第戎,在所住酒店门口与意大利驾驶员合影。

2003年2月8日,在瑞士铁力士山顶,与外国小朋友合影。

2003年2月8日,与铁力士山缆车管理员小伙子合影。

2003年2月8日,瑞士琉森街头(OMEGA专卖店门口),与他国的旅行者合影。

2003年2月8日,瑞士琉森街头,与他国的旅行者合影。

2014年7月28日,与朝鲜平囊国际友谊展览馆讲解员合影。

2014年7月29日,朝鲜平囊牡丹峰乙密台,与朝鲜小朋友合影。

2014年7月29日,与朝鲜导游合影留念。

2014年7月30日,朝鲜开城民俗风情饭店内,与服务员合影。

2014年7月30日,朝鲜板门店与人民军合影。

2014年7月30日,朝鲜板门店与人民军合影。

2014年9月26日,四川省稻城县尊胜塔林与藏民合影。

2014年11月4日晚,北京全聚德烤鸭方庄店与厨师合影。

2014年12月28日清晨,台湾花莲,中山路与公正街拐角处,与卖花老太合影。

2014年12月30日中午,台湾台中市拉斯维嘎斯海鲜餐厅,与酒店大厨合影。

说到合影,有两张与宗教人士的合影,与其说是合影,还不如说是人生旅途上的邂逅,遇到了两位老师。因为,他们帮我搞清的一些有关宗教上概念问题,澄清了一些误解、曲解。

这位是能照大师,是江苏省江阴市悟空寺的住持。

2014年7月28日,与能照大师在朝鲜平壤国际友谊展览馆合影。

我们是在朝鲜旅游时认识的,在一个团里。短短几天的近距离相处,不敢说对佛教有所了解,也算对僧人有所了解了。

2014年7月29日中午,能照生日,我们全团在朝鲜为其庆祝生日。图中的蛋糕为平壤当地的元祖蛋糕。它的售价,要比上海便宜。

这位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古清真寺的方新文阿訇。

有幸于2014年11月26日清晨,来到台儿庄古清真寺参观时,结识了方新文阿訇。

听方新文阿訇一番有关伊斯兰教义的知识普及,受益匪浅。

2014年11月26日清晨,在台儿庄古清真寺与方文新阿訇合影。

1999年3月31日,参观柏林禅寺,它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年),柏林寺中的万佛楼可容纳千人同时上殿,为世界第一,寺内也可同时容纳数百名进香者食宿。里面真的很大,里面现还有一个佛学院。

它也在河北省赵县,离赵州桥很近。

2014年8月,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佛教寺庙。

出门旅行,对一些宗教场所、宗教活动的关注,加之不耻下问,你会对许多之前的、对宗教的误解,渐渐消除的。

2014年9月,四川藏区的佛教寺庙。

四川稻城尊胜塔林。

无论佛教、伊斯兰教,它们都不信鬼神,也没有人们期待的那种神秘力量帮你逢凶化吉,助你财源广进。

我看西方的基督教教徒,也没有伸手向耶稣要钱的?

宗教与迷信,根本就是两回事。将宗教与迷信联系在一起,不是无知,就是不怀好意。

在朝鲜,与能照大师的学生合影。

教徒也是人,受教规戒律的约束。但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其戒律相差很多。今天,我们应该把信教,看做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最最不能令人接受的是我们汉人地区的佛教寺庙把收费进门参观、收费进门烧香,作为敛财的手段,这在藏区,在清真寺庙,在台湾等地区,都是没有的现象。

下面是一张特有意思的照片,拍了那么多与老外合影的照片,唯有这张是在中国境内,被老外不打招呼地索吻,并被抢拍的照片。

1999年3月27日,在山海关长城,被老外索吻、抢拍。

在旅游过程中,将旅游与学习、探索、回忆,等一些列心理、精神活动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感受,能不产生愉悦吗?

五、身在异域,尊重他人习俗,是不可碰触之底线

当你走进异域,作为一个到访者,无论怎么说,就是一个外来客。

如果带有一份尊重,尊重目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

如果怀有一份敬畏,敬畏自然,敬畏法规,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如果放低一点期望,对吃、住、行、玩、购各个过程及环节中出现的不如意,不要过分在意,有些事情,除非恶意,谁也不想对谁过不去。飞机晚点、道路拥堵、景点人多、天气突变,这些都不是故意的。

2003年,在欧洲的行程中,我也曾遇到过被人讨厌的目光。那是在瑞士琉森的街头看风景时走了神,站着的位置虽在人行道,但恰好又是在一条巷子的巷口,一辆车子要驶出巷口,我没注意到,呆在那里光顾着看马路对面的景色,直到人家猛按喇叭,才知道自己站在人家的巷口中间,人家车子无法驶出。

那个女的驾驶车子驶过我的身旁时,明显地感觉到她的眼神流露出是讨厌我这个观光客。

2003年,欧洲对中国大陆的旅游尚未开放,我们是以商务考察的身份前去的。但是,那个时候的大陆客虽说没有现在多,但是,也已经不少了。

还有一次,在巴黎埃菲尔塔上,看见一位父亲带着一对大约3、4岁的双胞胎男孩,也在塔上游览,我说能否与两个小孩拍张照片,他明确说NO,但是,他见我一人在塔上游览,就帮我照了一张我在埃菲尔铁塔上的单人照。实际上,他这样处理,还是蛮人性化的。

此事,也反映出了一种文化的差异。我们看到金发碧眼的国外小孩,觉得很可爱,有一种照相的冲动,最好再上去摸摸、亲亲。我们国内的小孩被人夸奖漂亮、聪明,家长也会觉得骄傲。但是,国外,可能并非如此认为的。所以,事先询问一下,比较好。

所有这些,虽是旅行过程中的小插曲,但仍有意外或不爽。不过,事后换位想想也能理解。

在酝酿这篇文章时,忽闻泰国白庙事件发生。真觉得有点丢脸了。如果说大声说话,是一种在国内已经养成了的习惯,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上厕所不冲洗,肯定不是习惯问题,我不相信在家里用完厕所也不冲洗。那其实是一种教养,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问题。

总以为自己付了钱,别人就得服侍你的想法,那也把钱看得太大了吧?

那种盲目的优越感,夜郎自大、唯钱为大,不知还要害多少人在外面前赴后继地继续丢脸?

一定要摒弃那种“我付钱了,我就可以任性”的想法。相信做到这点,就可以避免许多尴尬和不必要的麻烦,也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旅游愉悦感。

还有,购物,贪便宜,也要有个度,买些奢侈品、高档化妆品尚可。如果连日常生活用品中洗漱用品、卫生纸、油盐酱醋,都要一股脑儿地往回搬,有这个必要吗?这非但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便利,而且真的有点过分了。凡事,不到忍无可忍,一般人都不会反应过激的。

六、如何做到一次出行,三次出游

要留住旅游中的趣闻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留些凭证“凭证”,即使拍照,也最好做些注释,做些笔记,不然的话,再好的记性,也无法描述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前的旅行体验了。照片依然是最便捷的触景生情的媒介物。

去年,有了携程这个络平台后,我开始写游记了。写了游记,还可以与友互动,既可以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与感悟,也可以共享他人的智慧、心得和感悟。

有人问我,写了游记并挂上,是否有种成就感?我的回答是NO。

我写游记有两个目的,其一,写下来的东西,是为了便于哪天走不动了,但想看看曾经走过地方,到时,就可以点击开来看看。其二,写游记,其实是第二次旅行。

有位看过游记的朋友点评说:“佩服,游加写,等于深入游了两遍,一次身行,一次是心游”。我认为,这是我看到的最为精确的点评。

其实,凡做过自由行功课的,准确地说,可以是三次游。行前的做功课,其实就是在脑中游。所以,如果要想一次出行,三次出游,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前做功课(脑游),行中做笔记(身游),行后写游记(心游)。

当然,友鼓励性的点评,也还有激发正能量的作用的。

这是我的《行前做功课,行时得逍遥——台湾十日自由行记实之一》游记2014年1月18日晚上挂上后,一位名叫“行者的世界”的友给与的点评。

谢谢这位友的点赞。

2013年有一个湖南女生,名叫刘屈艳扬,出了一本书,书名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有评论说,这是一本充满梦想、坚持、勇气和爱的书,所有想出去走走的人都应该读一读。我赞同这个书名,也赞同这个评论。

旅游,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了。但是,如何行?如何游?如何把美感留住?如何协调好灵魂和身体的一同出行?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它的答案,永远只在路上。

想起了齐秦自己创作,并由自己演唱的一首歌《外面的世界》,其中的歌词: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

…………………………

我也祝福广大驴友,每一次的旅游都玩得高兴!玩得尽兴!乘兴而去,尽兴而归!

Old FU

2015年2月24日初稿

梅州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内江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贵阳治疗白斑病费用
武威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
小孩子健脾开胃的食物
岳阳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