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的“三三”养生法
中医丰胸 2019年08月17日 浏览:6 次
摘要:“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养生有“三要”和“三吃”建议,即要防病、助阳、调肝;多吃韭菜、香椿、荠菜。 2月4日是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群芳谱》中说: 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立春养生有 三要 和 三吃 建议,即要防病、助阳、调肝;多吃韭菜、香椿、荠菜。
三要:
防病
古谚语: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 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心肌梗死、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死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如何防病呢?首先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尤其是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加之阳气日渐生发,容易引发容各种疾病、冬春季传染病及宿疾。所以俗语有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 之说。立春气温还未转暖,慎减冬衣,保持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初春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在立春后,防病要特别注意防风,除了穿衣之外,系围巾、戴帽子也是防风的有效措施。《黄帝内经》记载, 风为阳邪,易袭阳位 ,意思是风邪伤人,容易侵犯到头颈、后背等身体部位。这些部位还有风池、风府、风门等和 风 相关的重要穴位,如果能够系围巾和戴帽子,就能够保护这些部位和穴位,从而预防风邪侵袭。所以在中国西北如陕西等地多风的地区,老百姓有系白羊肚头巾的习俗。 风邪上受,首先犯肺 ,注意口鼻保健,多风、多雾的天气下戴口罩对于预防疾病也很有必要。
平常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犯哮喘、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在风池、风府、风门、命门等穴位进行,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另外,中医古方 散 也有提高呼吸系统抵抗力的效果。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可以提高免疫力。
助阳
在自然界,立春五日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万物生发,动物从冬眠中苏醒,小草发芽。所以立春时节人体要顺应大自然的生发之气。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如果阳气生发不足,常出现困乏神疲、气短或懒言、腹胀纳呆。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否则补过了易困厄阳气。立春后,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
立春的食物要适当多吃点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菠菜、豆芽菜、香椿、虾仁等,以帮助阳气生发。少食辛辣之物,以免生发太过。阳气生发显著不足的,还可以用中药黄芪5克、桂枝 克、炒麦芽6克、当归 克,煮开后当茶饮。
调肝
按五行学说,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立春调肝很重要。有些肝病的患者就会在春天加重。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
具体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加身体活动。尤其是要做一些抻筋的运动,《素问 痿论》: 肝主身之筋膜。 因为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反过来做一些伸展抻筋的运动也会帮助调理肝气,所以立春后每天抻一抻筋吧。除此之外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放风筝、打球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这样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二是注意饮食调养。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三是保持心情愉悦。顺应气候变化,注意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另外,按照中医理论认为 怒伤肝 ,所以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三吃:
春韭:
正月葱,二月韭。农历二月韭菜生出的第一茬新芽最具营养价值。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勤表示,韭菜富含钙、磷、铁等营养元素,能够降低血脂,对缓解贫血等症大有益处,其中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对人体十分有益。
韭菜又名起阳草,中医认为它性温,味辛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养阳气的作用,对春季保健十分有益。韭菜虾仁蛋是一道味道鲜美的炒菜,先放入虾仁,再放入鸡蛋,最后放入韭菜略炒即可,对提高 ,治疗四肢乏力等有一定效果。
香椿:
香椿树上新抽出的嫩芽,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胡萝卜素,中医则认为香椿有、健脾理气的功效。香椿的嫩芽可以做汤,也可将其洗净切碎后,混入鸡蛋拌匀,炒成喷香的 香椿鸡蛋 。此外,还可以加入少许盐稍加腌制,做成调味的凉菜。
荠菜:
麦田里荠菜最先发出新芽,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健胃消食、明目的作用。荠菜煎水还可以帮助降血压,肠胃不好的朋友吃荠菜还有食疗的作用。荠菜的做法最多,可以配肉末、虾仁,包成馄饨、饺子、包子、春卷,也可以清炒、凉拌等。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剖宫产术后消化不良多久能恢复
小孩口舌生疮
小儿上火
夜尿增多的治疗
尿黄尿痛尿不尽吃什么药物
夜尿增多临床症状
福州治男科最好的医院西藏哪家专科医院治疗尖锐湿疣好
江西妇科的专科哪家好

- 上一篇: 泛酸胃难受中医辨证治疗
- 下一篇 人体自带5处长寿按钮,打开了,越活越年轻!
-
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西双版纳
2019-07-15
-
鸡爪枝皮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蓝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2019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1
2019-07-05
-
可以美白护肤的食疗都有哪些
2019-07-05
-
毛连的功效与作用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