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清明踏青之际,如何顺应节气来养生?

中药大全  2019年08月09日  浏览:3 次

摘要: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入肝,甘入脾,所谓甘味,并不完全指甜味,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清明踏青之际,如何顺应节气来养生?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 墓祭 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时节气温回暖,天气清朗眀净,草木清秀葱茏,万物欣欣向荣,《岁时百问》曰: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此时夜渐短而日渐长,气压、湿度波动,阳气升腾。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外清气而濡润和展。 养肝护肝当为先  古人所谓 食酸咸甜苦,即不得过分食,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万顺天理 。可见对五脏的食物进补要适中,不可过度。清明时节肝脏处于旺盛的状态,所以避免补肝过度,唐代孙思邈说: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入肝,甘入脾,所谓甘味,并不完全指甜味,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春为肝气当令,若多食酸则使本已偏亢的肝气更旺,肝亢可伤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因此春日可适当进补大枣、蜂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及 发 物等,如羊肉、蟹虾等,以防动风生、发毒助火。可适当食用柔肝养肺、健脾补肺之品,如荠菜、山药等。但对于平素肝阳亢、肝火旺,容易心烦易怒的人,可选一些清肝热、抑肝阳,敛肝气的食物,如乌梅、橙子、柠檬等整体上讲,饮食应以平肝补肾润肺、健脾扶阳祛湿为原则,如枸杞菊花茶,山药大枣粥等。  身心双调是关键  春气通于肝,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展发疏泄,肝胆经脉的经气也越发旺盛和活跃,故清明时节宜护肝,要重视精神调养,以宽厚从容态度处事生活,使肝气保持正常的升发、调畅。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平和静气,以顺应肝气调达之性。避免人们平时所说 火大肝旺 、 暴怒伤肝 等情志不稳定造成的五脏之气失去平衡协调,影响肝的正常功能。古人有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畅谈之乐等 十乐 ,学学这 十乐 对养肝大有裨益。  春回大地的天气常会让人们过快减衣,或早、晚不注意添衣保暖,容易受寒感冒、咳嗽,中医养生有 春捂秋冻,百病不生 之说,清明时节是春季自然界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时减而未衰,这时气候冷暖多变,衣服不可顿减。 春捂 强调了春天要保暖,注意保养人体阳气而使阳气旺盛,试想这个时段,不注意保养阳气,穿薄衣、喝凉水,这与小苗刚刚出土,突然来一场霜冻有什么区别?  清明节后昼夜温差逐渐缩小,是春游的好时节,此时踏青浴暖,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神经活动,获得心理平衡和满足。且春光照射可加速人体对钙、磷的吸收,预防各种骨骼病。《素问》关于春季养生有云: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所言: 春日融合,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抒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抑郁。 所以此时我们应外出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使自身的阳气得到展放、疏泄。  需要预防的疾病: 1.过敏性疾病  此时春暖花开,人们多会远足踏青,观赏花草,然而许多植物,如蓖麻、地肤、法国梧桐等花粉量大体积小,空气中含量高,风起的日子更易传播,当花粉、尘螨、纤维物质混杂在一起袭击人体时,常会导致各类皮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故出郊游需防花毒,更不能因好奇而误食有毒的花果,尤其是有过敏病史的朋友需特别注意加强保护,提前用抗过敏药物,带好头巾、口罩,尽量少接触花蕊、树芽等。  2.脑血管疾病  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清明时节阳气偏于发越,且春寒常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是疾病出现波动或加重的季节。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此要高度重视,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锻炼方式,如,避免负重性活动,以免屏气引起血压升高,对于体型肥胖者,需减少热量摄入,强调低盐低脂饮食,注意补水,还应适量补充钾,多食瓜果蔬菜等,做到食不厌杂,主副、粗细、荤素合理搭配,保持膳食平衡。  .呼吸道感染疾病  中医认为,肝为刚脏,易横逆侵犯他脏,肺为娇脏,易受他脏侵犯。木旺常致金伤,金为肺,因此在清明节气中对呼吸系统也要高度重视。清明期间气温、空气湿度变化较大,当有 倒春寒 出现时,呼吸道受冷空气刺激会引起局部血管收缩,使黏膜分泌的免疫减少,免疫力下降给细菌、病毒可乘之机,可诱发气管炎、肺炎等。因此需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当外面空气较好时,需开窗通风,减少微生物侵袭,调节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加强,提高心肺功能。  脾胃方面需注意哪些?  中医认为,春在脏为肝,肝脾关系十分密切,肝属木,主疏泄条达,脾胃属土,主受纳运化,肝的疏泄条达正常与否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素问 宝命全形集》指出 土得木而达 ,如肝气抑郁,疏泄不及,谓之 土不疏木 ,肝气太过,横逆犯胃,谓之 木旺克土 ,临床常统称为肝脾不和,偏于气滞者可见脘痛如束,或脘胁窜痛,偏于气逆者则脘胁胀痛,伴嗳气、恶心或有头胀、目眩等。  清明时节,常有春寒料峭,此时人体自主神经功能易出现紊乱,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易导致消化道溃疡发生。而疏于保暖、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常可成为溃疡诱发因素,故饮食需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生冷,如咖啡、烟酒等,吃新鲜干净、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心态平和,一旦发现胃脘、胁肋不适,需积极就医。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

糖尿病胃轻瘫腹胀吃啥好

金水宝胶囊吃多久见效

老人得老年痴呆怎么办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有哪些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灯盏花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效果如何

海南治疗男科的医院哪家好
呼和浩特最好的整形美容
青海最好的整形美容医院排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