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复盘万科恒大碧桂园千亿秘诀地漏
中药大全 2020年10月14日 浏览:2 次
【公司】复盘万科、恒大、碧桂园千亿秘诀:1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
小强们都要冲千亿,要做大规模。如果在“范围”这个山头上,插不上红旗,仿佛只有死路一条。
但我们似乎都有意躲避这个事实——如何安全地抵达“范围”这个山头。
如果倒在冲锋的半山腰,就只剩下壮烈了。
温故而知新。通过对万科、恒大和碧桂园的冲千亿经验研究,我们总结四点经验:
1.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不是成长的累坠,而是动力;
2.每一个部门都是利润*,同时也是资产负债表的管理者;
3.成长需要机会驱动,机会驱动取决于市场时间红利;
4.识破被市场低估的并购机会;
上周四,中骏地产2017事迹发布会上也未能免俗,各项指标增长势头喜人,比如合同销售额增长约43.1%,营业收入增长29%,盈利增加约41.3%,每股盈利增加约37.9%……董事会主席黄朝阳提出了冲千亿目标。
由于中骏的销售事迹基数小,财报显得很美,也合乎情理。但是,中骏是在冲范围的道路上,所以我们不能不更全面关注它的资产负债表。特别是在市场周期不确定下,安全更重要。而且,只有安全,才更有能力冲击规模。
所以,我们把中骏、万科、恒大、碧桂园放在一起比较,通过稳健的核心财务指标比较,验验中骏的底气足不足。
我们选取国际上通行的两组指标:
一是权益比(计算公式是: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资产)
二是净活动负债比
(计算公式是:净活动负债比=(流动负债—流动资产)/股东权益)
比较发现,3巨头中,万科*守旧,权益比率一直在20%左右;恒大和碧桂园也只是在2016年下降到15%左右。
这就是它们的财务纪律:权益比红线不能低于15%。
再来看中骏,2013年权益比是31.57%,2016年是23并且做得更加到位。.75%,2017不降反升,25.02%,一直远远高于万科、恒大和碧桂园,远离权益比危险区。
可能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万科、恒大、碧桂园都是年销售额超过5000亿的企业,不能这样比。反驳一下,我们比的是比率,而非*值数字。
对三巨头,如果仅仅看到5000亿、6000亿的销售额,就大错特错。
巨头们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规模和安全并重。
如果不能遵照铁一般的财务纪律,它们可能瞬间灰飞烟灭。成功的条提是,不犯错;并且,有能力捉住他人犯错的机会。这才是巨头们成功的不二法门。
同时,这也给冲千亿的中骏带来启发,至少在严守财务纪律眼前,他们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或说,他们可以动用更高的权益杠杆。
再来看*组指标:净流动负债/净资本比。
这组公式反映了企业的成长性。三巨头中,恒大的成长性*,碧桂园次之,万科第三。
本质上讲,净资产撬动的流动资产越多,企业的成长性就越好。但杠杆也不能无限制使用。
在这张表中,我们看到万科的曲线比较平滑,到了2016年,万科和碧桂园在这一指标上比较接近。应该说,这是综合考虑之下的公道增速范围。
跟三巨头相比,中骏置业用的杠杆还不足,还有待继续提高。即便是和万科相比,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从这两组简单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发现,跟三巨头的财务底线相比,中骏更是底线中的底线。
中骏董事会主席黄朝阳在2017业绩发布会上说:“今年500亿,明年达到亿,2020年突破千亿。”相信这组数字,也是中骏的规模底限。
但是,使人吃惊的是,在财务上如此保守的中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并购高手,以至于外界称之为激进。
梳理中骏近年来的发展,我们发现,中骏是典型的“机会驱动型”,这一点和融创的成长路径非常类似:
1.辨认市场的低估机会;
2.用足够健康的财务报表把握合作机会。
这里面有一个隐含的两难选择:
1.激进的并购扩大与守旧的财务策略,可不可以兼顾平衡?
2.如果可以,又将如何将并购这1看似激进扩张的行为,转化为*安全的成长路径?
我们先来看一宗案例。
去年4月,中骏盯上了一个觊觎已久的猎物——山东某国企100%产权。而且,这家国企即将通过公开市场拍卖自己的产权。这也意味着,如果成功拍下这个猎物,收获得手的并购标的会很“干净”。
还有更深一层原因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宗派战争,这家国企持有约40万平米的开发体量。
相中这块“肥肉”的并不是中骏一家。公开竞拍非常剧烈。*终中骏如愿以偿——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支付总现金约10.31亿,其中含有竞价款8.12亿和偿还原有股东2.19亿债权。
据此计算,透过这次竞拍,中骏用约10.31亿,拿下约40万平米的开发土地,折合楼面价约2597.55元/平米,周边新房彼时的成交价格均价是6300元/平米,目前周边销售均价已达约10000元/平米。
这也意味着,并购不仅不会恶化中骏的财报报表,恰恰相反,财务报表还会进一步改良。
比如说,如果想进一步改善财务报表,中骏可以出售部份并购土地,当年就可以创造经营现金,降低企业负债率。
观察房企并购式扩大案例很大,大多以增加负债、恶化资产负债表为代价。
中骏是个例外,并购不仅可以增加土地储备,还可以在短期内改良报表。背后的缘由,要归功于并购方式和并购结构的设计,还有对财务安全的高度重视。
另外,并购扩张需要节奏。
很多房企在并购扩大的过程中,常常会打乱自己的战略规划,变成贪吃蛇——过多的土地储备占用了大量资金,减缓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并导致公司财务堕入困境。
中骏的并购原则恰恰相反,以不伤害资产负债表为条件,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进退有度,保持公道的扩张节奏。
2018年,中骏计划推出超过30个纯新盘项目,且位于上海、天津等安全城市。这类有现金流时间表的并购,很快将体现到了财务报表上。
在2017年的财报中,中骏判断:2018年将会是拿地的好时机,将会捕捉市场调整低点,在保持现金流安全的条件下,积极关注目标城市的土地市场。
这也意味着,健康的财务状况,可以让中骏随时掌控市场出现的机会。这也是中骏对行业的贡献,扩大过程中的“安全与成长”两个轮子并重的逻辑:
1.一切始于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终回到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2.关注*的增长要求,严控净负债资本比。
3.并购成长模式和财务管理原则,两个轮子相互支持,相互推动。
4.适度的激进,在激进中实现保守,保持财务安全和未来成长动力。
本文为吉屋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北京新居、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北京房价。同时,你买房 进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声明:本媒体部份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汕头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临沂白癜病医院
小儿支气管炎

- 上一篇: 休闲沙发的选购要点介绍地漏
- 下一篇 螺旋楼梯价格要多少四大因素影响螺旋楼梯地漏
-
管理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局长谭景峰答记者问
2020-09-21
-
巨型葛根入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大厅
2019-07-15
-
罗勒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5
-
无花果栽培适应性强的耐寒品种
2019-07-15
-
对抗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药膳
2019-07-15
-
枸杞要高产保花保果是关键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