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最早接触鲁迅的作品是初中一年级吧
中药方剂 2020年07月23日 浏览:1 次
最早接触鲁迅的作品是初中一年级吧,以后直到高中毕业,每年的语文课本都有那么一两篇,当时的感觉就二个字:不喜欢。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个是 此类课文是出题老师的大爱 逢试必考,对于经大多数市民仍反映体会不到降价。而不少市民向反映常出现在试卷上的课文,是所有学生的天敌,学过之后一般不想再重逢。第二个原因,是它的中心思想实在令人费解。老师说,鲁迅是一个战士,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始终在和“三座大山”做斗争。对这一点我们嗤之以鼻。且不说三座大山到底是什么 在哪。光一个战斗,就很难理解,在我们看来,战斗是应该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流血牺牲的,光动动笔写写文章,这算哪门子战斗呢?第三,是因为它篇幅长注解多。也是从初一起,语文书的每一页底部,相当于现在word文档中页脚的地方,会有一条长长的横线,上面是正文,底下是注解。一般大段的注解出现在作者和文章出处那地方。鲁迅文章的注解是最多的。一方面,他处于新旧文化交替时期,语法修辞是有一些特点的,另外,引用的文言文很多,最主要的也是我们当时理解力和知识面不够,所以觉得文章难懂。就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最经典的背诵段落说起吧,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但请别忘了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 ?这一段,不熟悉的名词多,昆虫动物多,生字多,注释多,长句多。关联词也很多,有十几个吧, 关联词一多,逻辑关系就复杂,抑扬顿挫的,不一口气读完,是体会不到作者叙述的感情的。到后来三味书屋那部分,就有什么“上九潜龙勿用”“仁远乎哉我欲斯仁至矣”等等很多,读一句看一个注释,看了还不一定懂,而且因为看注释而影响了整个看书的流畅性,所以总体感觉是比较晦涩的。这就好比你读一本英文书,可是一个词都不懂,只能靠字典一个个的查,那种感觉足以让人崩溃。在当时的我看来,百草园的句子不工整,新鲜词不多,辞藻也不像我们在作文书上划的段落华丽;至于三味书屋,简直就是个过气的老学究,平淡无味。
? ???前几日,检查孩子作业,有篇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于是耐下性子重读,读后不禁感慨唏嘘,原来,经典自有他的魅力,被我冷藏了这么多年的先生的作品 随着我年纪的渐长而历久弥香。透过朴实的几近白描的文字,一位治学严谨、认真、博爱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再回过头来,回到三味书屋看那个“渊博的宿儒”先生,才发现,其实他也很可爱:他不愿告诉“我”有关“怪哉”的事,但却渐渐加多了给我读的书;对折腊梅和逮了苍蝇喂蚂蚁的我们吹胡子瞪眼,却很少用戒尺责罚…… 恍惚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瘦瘦高高的的老先生,留着长辫子,蓄着山羊胡,眼镜都掉到了鼻尖上,眯着双眼,摇头晃脑地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笸箩,颠倒淋漓,千杯未醉嗬……”
? ? ?合上书本,很多年前年的往事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为了对抗老师的作业,我们在作业的下面画“驴”;为了不跑步锻炼故意“玩失踪”,看见老师们焦急的表情,心里竟然泛起阵阵快意;嘲笑老师的小眼睛胖身材,给他取名“眯眯”,而且还故意在他课前高声合唱“熊猫眯眯”......他们对我们的关怀爱护与包容,常常因为我们的年少无知、任意妄为而被肆意的践踏。现在幡然悔悟,却再也不能回到从前。即便是再见到他们,我想也不能有当年的那份心情了吧。
? ? ?如果说百草园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启蒙的教化之地,那平桥村就是一片真正的乐土了。那是个极偏僻的海边小村子,住户不满三十家,百分之九十九都不识字。但那里却充满浓浓的乡情和简单的快乐。可以不用读“轶轶斯干幽幽南山”,可以和“太公”打闹,可以挖蚯蚓钓虾、能放水牛,还可以去松柏林里玩……然而终于有一天,蓝蓝的天空,圆圆的明月,河边的石板桥和白蓬船,已不能抓住我的心了,我的心却早随着“社戏”飞向赵庄,船在水中飞一般的航行,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山往后跑去,迎面扑来的是豆麦和水草的香气;耳边传来的是横笛的婉转悠扬,不一会儿,赵庄便在眼前了!
晚上的戏俨然已经没有了白天的热闹,渐渐的,戏台上戏子的脸有些模糊了,咿咿呀呀的小生已经提不起我的兴趣,老旦几次三番的进进出出考量着我的极限,双喜一边安慰我,说晚上人少,谁肯白白地显本领呢,一边也忍不住大骂起来,终于,我们都熬不住了!打道回府,结果还未走远又传来横笛悠扬的声音,我却不好意思再回去。
回家的途中,船行慢了,划船的说因为没吃东西乏力了,两岸绿油油 旺相的罗汉豆终于没能逃脱桂生的眼睛,于是我们决定,偷一些来吃。双喜聪明阿发淳朴,偷豆子不忘匀着偷,煮豆子分工协作,吃完豆子不忘打扫战场,甚至对于八公公未来的责骂都想好了对策,真是童心无忌快乐无穷啊!
? ? 现在看来,“我”不全是为了看戏,或许我只是想喝一碗戏台底下的聋子的豆浆,体验一下台上台下的熙熙攘攘。和三味书屋一样,无趣的八股中间总伴随着梅花的清香和喂蚂蚁的乐趣。社戏看的人无趣,但社戏途中那种愉悦迫切的心情,吃罗汉豆的香味却令人终生回味。也许人世间很多事情都一样,结果不甚重要,过程却令人感怀终生。
共 227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是我们每个人耳熟能详,中学课本节选的文章,当年大多为应付考试而为,多感到枯燥,理解也是浮于表面。重读鲁迅,离不开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离不开人生的思考和岁月的积淀,所以读出了经典的味道。好书耐读耐品,回头终有收获。欣赏阅读。[:琴声悠扬]
济南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被传染了灰指甲怎么治愈唐山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 藩国故宫神武门外宫墙上几只憨态可掬的巨型御猫
- 下一篇 藩国昨天今天
-
雨韭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猩猩花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荸荠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1
-
拔罐的时间不宜太久
2019-07-07
-
针灸美容让您更加有魅力1
2019-07-07
-
哪些食物食品可以补脑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