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改金属网格奈米银线崛起ITO替代材料渐热

中药方剂  2020年08月26日  浏览:3 次

新一代的铟锡氧化物(ITO)取代材料在这一两年蔚为风潮,除了各种材料的涌现外,有些触控面板厂也已经开始导入这些材料,甚至是相关的新制程。表面上看起来或许是仅是新材料的取用,但实际上却有可能造成将来供应链的质变。新其中材料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点提出,并不单只是有新的材料竞争者想要加入赛局,而且也是因为ITO在一些应用上确实走到了极限。

突破ITO大尺寸应用挑战 低阻抗/可挠性材料受瞩目

除了液晶面板外,电阻式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Touch Module)应该是ITO最重要的应用。比较触控感测器(Touch Sensor)和面板之间的置放关系,有些是围绕着显示面板置放感应器(像是光学式或是声波式);而有些是因为感应器不透明而必须放在显示面板之下(像是电磁感应式);另外,有些则是放在显示面板之上,如外挂式的投射式电容就属于后者。正因为如此,投射式电容的感测器(也就是感应电极)必须看起来是透明的,否则就会影响下方显示面板的可视性。ITO就是以其兼具良好的透光性(Optical Transmission)和导电性而成为感测器材料。

日本是全世界重要的ITO靶材生产地,然而ITO材料中的铟(Indium)却必须仰赖中国大陆的生产。铟的产能与地球内剩馀储存量,一度成为ITO是否得以持续使用的攻防战重点,也显示出产业对新材料的期望;但是,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共识可以肯定铟产能会在短中期内出现短缺。在2014年7月初,铟的材料价格约在4,970元人民币左右,甚至提高用户体验呢?毋庸置疑高于同期间的银材料价格(4,295元人民币)。然而,在过去一年内,铟的价格其实起起伏伏、变动明显,如果真的短缺,价格应该一路攀升,显示高低起伏应该是意味着产能与市场之间的拉锯与调节。

外挂式投射式电容的透明电极,必须同时满足透光性和导电性两个条件。导电性在较大尺寸的触控区应用时更显得重要;表面阻抗值(Sheet Resistance)如果太高,除了感测电极功耗增加外,控制晶片有可能推起来更为费力,因而影响触控灵敏度。ITO本身是很好的导电材料,但是做为感测电极时必须先依附于薄膜或是玻璃上。在进行感测图形化(Sensor Patterning)制程之前,ITO通常以磁控溅镀(Magnetron Sputtering)方式沉积于薄膜(通常是PET材料)或是玻璃上。

欲得到较低阻抗值的方法,就是让ITO层的沉积厚度增加,但是厚度一增加却会影响透光性;另外,薄膜于溅镀过程中的耐受性较差,因此也无法取得较大的厚度;相对而言,玻璃的耐受性较好,自然阻抗值也可以降低,不过玻璃的厚重程度较差。

ITO薄膜目前主流规格约在150欧姆( )/单位面积的阻抗值,对于10寸以下的触控区已经足够,但是到了笔记型电脑的尺寸或是20寸以上,就显得吃力;同时,当触控区成为曲面或是可挠式时,ITO的易脆性容易造成阻抗值急遽升高,阻抗稳定性将变得很差。

朔州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宝宝有点积食怎么办
秦皇岛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