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昙花皇帝董昌

药膳食疗  2020年08月05日  浏览:5 次

摘要:董昌,残唐藩镇,本是地方豪强因协助唐朝镇压农民起义军而发迹,官拜两浙观察使,后割据称帝,旋被其他军阀所灭。本文以史记的笔法客观的阐述了董昌的一生,正史少有袭及,以此为鉴,不失为一篇补充之作,读者可以一观 董昌,残唐藩镇,本是地方豪强,因协助唐朝镇压农民起义军而发迹,官拜两浙观察使,后割据称帝,旋被其他军阀所灭。本文以史记的笔法客观的阐述了董昌的一生,正史少有袭及,以此为鉴,不失为一篇补充之作,读者可以一观。

发迹

董昌,浙江临安南庄人。唐乾符年间,先后经历了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双重打击后的李唐政府再也无力控制局势,皇帝形如傀儡,朝政被宦官把持,地方的节度使更互相攻伐,形成了一个个割据政权,天下已乱,残唐之鼎将移。

乾符二年(875),浙西狼山郡的镇将王郢因节度使克扣衣粮,与同伙六十九人,发动起事,率众万余人攻克苏、常二州,又乘船由江入海,进入浙东,连克望海镇、台州(今属浙江)等地。后来被唐将刘巨容所败。此时身为地方豪强的董昌审时度势的组织土团抵御,屡败 ,以功升为石境镇将。

唐朝一开始实行的是府州制,但自从玄宗皇帝设置了节度使后,府州的文官便慢慢成为后者的附庸,不再受中央的辖制。唐朝的节度使是地方军政长官,相当于东汉的州牧,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由于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积聚了权力和机会,节度使们拼命的扩充实力和地盘,到了唐朝中后期,他们的地盘都已跨州连县,并自己任命官吏,也不再向中央上交赋税,各个节度使以下还设军镇,每镇有镇将,这些就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阀,一如过去的东汉末和未来的民国初期,总之一个乱字了得。

唐末时期的两浙由于没有受到安史之乱的冲击,又是鱼米之乡,所以非常的富庶,自然就成了各个节度使眼中的香馍馍。此时的董昌不过是个小小的镇将,他知道自己要想在两浙有所图,首先要在石境站稳脚跟,他不像别的军阀一样盘剥百姓,在辖地宽赋薄税,开荒屯田。招聚北方的流民以充实自己的军队,并任命乡党为各级军官帮他控制军队,他对士兵的训练也很严格,很快石境大治。而他自己也拥有了数千精锐的虎狼之师,为后来的逐鹿两浙打下了基础。

中和年间,朝廷任路审中为杭州刺史,董昌率先入据杭州,自称都押司。镇海节度使周宝无力控制,只好表请董昌为杭州刺史。以后,董昌势力不断扩大,历任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等职。此时的黄巢起义如火如荼,唐庭和中原的军阀也无暇顾及两浙,董昌便加紧扩充自己的势力,他先是提拔了乡党钱镠,并将自己的乡兵整顿为八部(就是后来有名的‘八都兵“)交给钱镠指挥,钱镠这个人很有才干,又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当黄巢军快要打到两浙时,他分析形势后采取以少胜多的伏击战打败了黄巢的先头部队,后又设计使黄巢不敢进攻杭州,这样钱镠便逐渐成为了董部的得力干将和二号人物。中和二年,董昌和以绍兴为中心的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之间的关系恶化,刘汉宏派其弟屯兵于西陵,董昌派钱镠帅八都兵偷袭西陵,破萧山,打败刘汉宏,刘向朝廷求救,唐僖宗派宦官来调解,董昌不许,继续用兵,刘汉宏兵败被杀,钱镠打破越州,表奏朝廷拜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他自己便占据了杭州,从此独立经营杭州。慢慢的和董昌形成尾大不掉之形,以至于后来建立了吴越国。

唐昭宗即位后,任钱镠为杭州防御使。不久,升越州为威胜军,以董昌为节度使。当时,藩镇割据,天下贡输不入唐室,只有董昌坚持向朝廷大量进贡珍宝,而且每次派遣五百士卒押送,如有差错,全体处死,因此朝廷对董昌也特别厚待,先后加封董昌为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此时的董昌已相当于宰相,因为唐朝为了拉拢节度使,往往给他们加上宰相和尚书的虚衔,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加上一个同字,就是相当于的意思,好比现在的名誉主席一样。

此时的董昌野心也越大,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出将入相的人臣了,而是想成为像李克用,杨兴密那样的一方霸主了,便向朝廷上表请求封自己为越王,唐帝不许,但也不想得罪董昌,便下诏拜其为陇西郡王,董昌当然不满意,因为越王是国王,而陇西郡王不过是一种虚位遥领的王爵,前者可以开府,拥有自己的小朝廷还可以立太子,世袭罔替,算是唐朝的藩属。而郡王的爵位要降级传子的,比如老子是郡王,儿子只能是国公,孙子只能是候,如果犯有小过还要被夺爵。董昌见求王不成,便打算称帝,这才当时也不新鲜,其时各家强镇都以独立称王,如朱温,李克用,杨兴密,王建等,他们出入都用天子仪仗,也不向唐王纳贡,当时唐主的圣旨已经出不了长安城了,而那些宦官和外戚还为争权打得一塌糊涂。董昌以为时机已到,便告诉自己最得力的文臣黄碣,吴镣和张逊,说自己打算做皇帝了。谁知这三个书呆子全不知看风下灶,反而死谏说不可,黄碣说:“今唐室虽微,天人未厌。齐桓、晋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业。大王兴于畎亩,受朝廷厚恩,位至将相,富贵极矣,奈何一旦忽为族灭之计乎!碣宁死为忠臣,不生为叛逆!”意思就是说如今唐朝虽然衰微,但还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大王你再有才德也只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拥护周室的霸主,怎能忘记国恩,舍去将相的高位去自取灭族的祸患呢?而且你出生寒微,如今的富贵都市朝廷给的,如果你称帝必然会因得不到民心而落败,我是宁死不会做乱臣贼子的。其他两位的话也是大同小异,董昌听了很不爽,将这三个老先生全部处死,并灭了九族。杀了这三人后,属官缄口,董昌以为天顺人愿,正好府外有人进献鹦鹉,董昌大喜,赏来人百金(白银一百锭,每锭五两)并要留下为官,献鸟人不受,笑辞而去。诸位要问,区区一只鹦鹉,董昌为何如此高兴,又是赏金又是加官的?原来这只鹦鹉会说话,而且不停的只说一句话:“皇帝董,皇帝董”你说董昌高不高兴呢?天意啊!祥瑞啊!于是乎我们的董皇帝便正式准备登基了。

当年2月,董昌据越州自立为帝,国号“大越罗平”,自称“圣人”,铸“顺天治国之印”,改元顺天,就是顺天应命的意思。设置官吏,任命前杭州刺史李邈、前婺州刺史蒋瑰、两浙盐铁副使杜郢、前屯田郎中李瑜为宰相。以吴瑶等人为翰林学士、李畅之等人为大将军,并任命手下头号大将-镇海军节度使钱镠为两浙都指挥,钱镠来信劝告,认为董昌“与其闭门作天子,不如开门作节度使“董昌不听,于是钱镠率兵三万来到越州兵谏。大军抵到越州城下,在迎恩门会见董昌,说道:“大王位兼将相,奈何舍安就危,镠将兵此来,以俟大王改过,若天子命将出师,纵大王不自惜,乡里士民何罪,随大王族灭乎?”我们的董皇帝这才害怕,他想不到自己手下的第一勇将会背叛自己,而且理由来的这么冠冕堂皇,连忙执吴瑶等人送于钱镠,表示要向天子上表谢罪,并出钱两百万犒军,钱镠这才作罢,领军回杭州。

兵败

这时,唐昭宗仍念董昌之功,认为他是发了疯,才犯此错误,下诏宽赦,但早有独立之心的钱镠不肯。上书朝廷请求讨伐,于是命都指挥使顾全武等人率兵进攻,数败董军,将董昌围困于越州。董昌向吴王杨行密求救,,杨行密派遣泗州防防御台濛攻击苏州以为救援,另命宁国节度使田頵、润州团练使安仁义攻杭州各戍,企图迫使钱镠回救,董昌也命大将徐淑会同杨行密的将领魏约共围嘉兴,但都被钱镠军队击败。

如此经年而已,吴军和董军的进攻都被钱镠打败。越州之围日急。为了激励士气,董昌亲自阅兵于五云门,几次出兵反攻,均未得逞,顾全武等人率军猛攻,董昌军大溃。不久,顾全武攻克越州外城,董昌只以牙兵退保内城,走投无路。此时,钱镠派遣部将劝降董昌。

奉诏迎公居临安.董昌万般无奈,只得除去帝号,布衣出城,顾全武命武勇都监使吴璋率兵用船护送董昌到杭州,此时我们的董皇帝还念念不忘带上自己的鹦鹉,传说一路上这只鸟还是董皇帝,董皇帝的叫唤,惹董昌很心烦,便打开鸟笼的罩步打算放走它,谁知打开一看大惊失色,哪里是什么鹦鹉,分明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董昌仔细一看,原来是刘汉宏的人头,正在诡异的笑着还一声声的叫着董皇帝,董昌大叫一声昏厥于地,左右救醒后吐血呓语道:“汉宏复仇,天意灭我”。当晚途径西小江便被吴章杀死。同时尽杀其家三百余口。人以及宰相李邈,蒋槐等以下百馀人。钱镠命令将董昌的首级送至京师。至此我们的董皇帝如昙花一现做了数年天子,就如前文的文佳皇帝陈硕真一样,历史上是不承认其帝位的,但他们确确实实是皇帝,有国土,军队,官制和年号。所谓成王败寇。也许历史真的和我们开了个玩笑,十几年后那位钱镠真的做了皇帝,就是五代十国中的吴越王。

广力童子曰:夫董昌者,生于乱世,出身豪强,孔武鹰扬,练兵博于地方,宽魅于上,兼有两浙,然志大才疏,贪得无厌,得陇望蜀。位极人臣却想南面称孤道寡,是为不忠。浙东不过六州之地,又有钱镠分半,如此弹丸之地却妄称皇帝是为不智,钱镠刚勇多智,如司马懿之流,董昌用人不察。反而将精兵八都军尽交于钱掌握,还将半数地盘相送是为不明,称帝时又不听黄碣之言反而将人家灭族,是为不仁,如此不忠,不智,不明,不仁之人焉能不败。呜呼!今人不可不鉴乎!

共 47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夫董昌者,生于乱世,出身豪强,孔武鹰扬,练兵博于地方,宽魅于上,兼有两浙,然志大才疏,贪得无厌,得陇望蜀……《昙花皇帝董昌》以纪实笔法详细记叙了董昌发迹到称帝直至覆灭的全过程,小说引用历史典故,材料翔实真实,语言流畅简洁,给我们展现了一段恢弘的历史画面,结尾一段对董昌人生的评价,尤为精彩,画龙点睛文采飞扬!荐读!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1楼文友:201 - 14:40:15 小说故事性很强,了解历史体会人物心情,顺应历史潮流,客观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问好,祝创作愉快!

2楼文友:201 - 15: 1:5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童子定会加油

西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小孩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云香祛风止痛酊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