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人工智能进厨房未来路漫漫

药膳食疗  2020年08月07日  浏览:3 次

人工智能进厨房 未来路漫漫

早上,在单位附近的早点摊解决早餐;中午,点一份外卖填饱肚子;晚上,回家瘫坐在沙发上,无力起身准备晚餐……这时候,如果家里能有一间智能的厨房,饥肠辘辘时有美味营养的饭菜,饭后还能自动洗碗,相信很多人会大呼过瘾。

家住山东的张女士说:“家里去年买了一台‘智能冰箱’,广告号称可以实现食材管理、娱乐等功能,但其实只是比普通冰箱多了一个显示屏而已,所谓的食材管理功能都要自己逐个录入,使用起来并不方便。”这折射出了当下智能厨房的尴尬:在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厨房,人工智能与智能厨房却显得有点迟滞不前。

现在来看,搭载人工智能的智能厨房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市面上的产品可以看出,大多数被标为智能厨具的产品,不过是在传统厨具的基础上加入了客户端远程操控的功能,将以往厨具上的按键直接复制到上。从技术层面上看,这些智能厨具只是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无线络、蓝牙等数据传输模块,外加一个配套的客户端,并没有真正的核心创新。

这一现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十分普遍。而且,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国外的解决方案也并不适用于中国。比如,有一种厨房人工智能化的思路,是在厨具中加入人工智能的识别和模式分析能力。很多厨电厂商推出了“智能炒菜机器人”的概念,但结果往往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不好吃。类似的解决方案,还出现在咖啡机、面包机等产品中。目前,厨房的人工智能化存在很多难题,更多是作为一种营销的噱头而存在,实际使用还是传统功能为主,无法解放人力。

人工智能进厨房,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能够测定油温的炒菜锅、带有视频功能的吸油烟机、能够自动控制火候大小的燃气灶……当前阶段,家电企业发布的智能厨电带有强烈的概念气息,产品带有各种各样并不实用的概念功能。与其说它们是一件能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产品,不如说是向行业炫耀自身技术的产物

此外,目前国内部分智能家电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大多直接照搬国外产品,但因为地域、民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外国非常实用的厨房电器拿到中国就会水土不服,类似“智能炒菜机器人”的尴尬并不少见。

鸡肋的产品功能、严重同质化的产品行业,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智能厨电产品来说,意味着更大的发展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智能厨房电器不够智能,是因为设计产品时并没有真的理解到消费者的真正痛点,设计理念过于理想化,炫技成分居多。结果就是中国的智能厨房家电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消费需求。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这个注重美食的国度,有必要打造智能厨房的第三方云端数据服务平台,利用这些大数据加以分析,提取菜肴的特征向量,智能厨房系统继续学习食物评估、卡路里计算、饮食习惯计算方法,整合适合家庭和个人的菜肴智能数据库,让复杂的菜肴变得可量化,搭建起人工智能厨房系统。

类风湿关节炎新药
娄底哪里治疗白癜风
小孩健脾需要怎么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