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粮为纲到丰富菜篮子权衡
中医减肥 2021年09月03日 浏览:3 次
从“以粮为纲”到丰富“菜篮子”
1949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有418斤,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粮食安全标准800斤的底线。为了解决的温饱问题,中共中央在农村开展了多项改革于1958年首次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然后这一口号在落实的过程中,却变成了以粮为纲,其余砍光,不少农民被迫铲掉花生、豆子等经济作物,只种植水稻、麦子和高粱。
到六七十年代,需要家庭的餐桌上仍常年只有萝卜、土豆、大白菜的老三样,由于市价更高的经济作物长期依靠进口,农民的收入状况又得不到改善,导致粮食增产也受到了限制。
把广告印在这里大家很容易看到。同时成本低 到1973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才勉强超过了600斤,1978年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仍然坚持以粮为纲的方针,但是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作物,同时对贫困地区减购或者是免购粮食。为了补充因此而减少的收购量,国家用原本的统购开支向国外购买粮食。这样一来,从1978到1984年,中国年均进口粮食达到了1108.28万吨,利用粮食进口国家开始调整农业结构。
1980年,农委决定在国内几个主要的糖料、棉花产地实行糖粮、棉粮挂钩,即国家按计划向农民收购糖料和棉花,并以进口粮食作为超过部分的奖励,和对农民缺乏口粮的补充。
1984年,随着全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第一次接近了800斤。意味着粮食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一方面国内的粮食自给率从此基本维持在99%。进口粮食的主要目的是从平衡供求变为调节品种结构。另一方面政府于1985年取消了统购政策,对于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合同订购,对于其他农产品一律放开经营,这使农林牧副渔的比重进一步合理化。
尽管如此,由于这一时期,人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农副产品的供应量越来越落实于需求。1988年5月,农业部提出《关于发展副食品生产保障城市供应的建议》这就是实行至今的菜篮子工程。1989年1月,农业部开始全面部署实施这项工程,对包括蔬菜、水果、畜禽蛋奶、水产品在内的菜篮子品种,开展了大规模的基地建设。
到九十年代中期,便基本扭转了城市副食品供应长期紧张的状况。从1985到1996年,猪、牛、羊肉的全国人均占有量猛增134%,水产品也增长了244%。到1997年,除了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成都医学院附属不孕不育医院西宁哪家妇科好
斑秃原因及治疗建议

-
管理元旦期间海南二线城市楼盘热销以价换量效果
2020-09-22
-
幸福快乐万维利特1975猛龙大胜老鹰施罗德208依依不舍
2020-06-20
-
解憋闷给心窝拔罐拔罐报业集团
2019-07-13
-
介绍中医降脂有奇功
2019-07-12
-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更年期的女性容易肾亏和缺钙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