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对我来说一向是挺惧怯的事

中药常识  2020年04月05日  浏览:1 次

写评论,对我来说一向是挺惧怯的事,惧怯有二:一怕要评述的这个艺术文本自身的美激不起我的评说欲望;二怕我不能做到纯粹的批评与鉴赏。每当这时,康德就仿佛站在我的桌前,看着我握着笔,他说,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老实说,这位哲圣的话常像一记警钟撞击着我,使我轻易不敢对艺术文本进行评说。这次不一样,万之让我为其即将付梓的作品写序,我应允了。我之所以应承下来,是因为曾多次阅读过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契合了我的散文理念。

我通读了万之的散文,获得两个深刻的印象:敏惑与呈现。

在散文创作中,敏感是我喜欢的一个词,较之于什么题材广泛之类,我喜欢这个词。万之是敏感的。一个作家有颗敏感的心灵是相当重要的,有了这么样的一颗心灵,万事万物才会被观照,事物的内核才会被重新抵达,事物的内蕴被重现。任何被心灵照应过的都最终会引起另一颗心灵的涟漪。我在读他的散文时,内心就常常被漾起涟漪。敏感,表达了作者与万事万物的心灵联接状态,在创作中,只有这种状态才会使作者与外界统一于一体,思与物融合于一体,意识与存在混和于一体,因为敏感,心灵之光束就投射在外界,而对于创作而言,心灵的投射比任何行动都重要。

《生活的颤音》一共有六十八篇散文,而我之所以说他是敏感的,不在于他写了这么多篇什,而在于他常言说我们不怎么注意的或说司空见惯的客观物事,用自己的语言体现客观物事的内在情感与精神意蕴。比如:母亲、父亲、妻子、女儿、桂凤姐、修鞋匠、房租客、扁担、拔秧凳、稻桶、井、缝纫机、假领头、捉蟋蟀、白云庄、走马塘、承德山庄、平遥古城、棠樾牌坊,等等,其实,这其中好多是会常被我们忽略了的,即使是身边朝夕相处的亲人,又有多少人会真正涉笔。因为太近,甚至缺乏一种恰当拉开的审美距离,这些人反而被我们忽视,但万之是一一写来,想必这些人一定撞击了他心塬上那口宏钟。他的散文回答了我的这一问题。这本集子的开篇就是写母亲的,《母亲是一把伞》写了母亲的一生,写了母亲异乎寻常的对子女的爱。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母亲是日常生活与情感的依赖,正由于这种惯常的依赖,我们的心灵之门也习以为常地关闭,有的甚至关了一生。但当某一天心灵的电筒突然被母亲某个形象摁亮时,一个意象就牢牢地竖立在我们心灵的原乡上。万之的创作即如此,一个形象就联接了他那颗敏感的心,他的那扇心灵之门被打开了。母亲仿佛一把伞样地给他遮挡了几十年的人生风雨,但当他在知天命之年时,他敏感地解读了母亲的形象,“许多时侯默默地注视母亲的背影时,我的心底就会升腾起绵密的酸痛与无以言说的内疚”。

一个写作者,他的心灵处于敏感时,物我相融,灵魂与物事相互照亮的情境就出现了。这对一个散文写作者是非常重要的。散文更多地表达的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世界的独特发现,是生命的独特感觉与体悟。所以,客观世界或说客观物事,只有经过心灵的筛子,这一切才可能实现。敏感就其实质来讲,就是心灵的洞开。对万之来说,那口井,那台已挤在某个角落的缝纫机,那件“拜堂衣”,那座棠樾牌坊,都因为他的敏感,这一切都纳入他的心灵视野。随之,他一一带着我们去抵达它们,去咀嚼它们岁月深处的丰富意蕴。

敏感是物我的联接与打通,这是散文创作的开始,它与美的目标还迢迢相望,呈现才是更重要的。呈现一词涵盖了内容与形式的两个方面,即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

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我现在愈加认同大师这一美学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其内涵是极为丰沛的。现在,观照万之的作品,这一思想就兀然凸现在我脑子里。万之的六十八篇散文,统而言之,它们呈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怀、情绪、感觉、发现。他再现的内容是丰富的:沉淀着历史岁月的母亲形象,含蕴着现实的妻子形象,从那口井所打捞的温馨情感,对承德避暑山庄里皇帝生活穷奢极侈的诘问,对棠樾牌坊的表象荣耀的反思与深问,等等。

其次,万之在呈现时善用有质感的细节,而且细节绵密。很多写作者对此会不以为然,但许多散文的失败或说单薄,细节的缺乏是一个主要原因。诗性的语言,生动而充满生命质地的细节,对散文来说是至关要紧的。《母亲是一把伞》,作者几乎靠细节完成了母亲形象的呈现。他就是依托细节,呈现了母亲那个坚韧、隐忍、庇佑的形象。“我”因为要吃奶油蛋糕,但因为那个年代的经济拮据而无法实现,孩童的“我”狠咬了母亲的手背。“母亲没有抽回手,也没有尖叫,她缓缓地转过头去用手擦了一下眼睛。”这个细节就蕴含着丰盈的内容,由于它的呈现,我们就进入了它的丰饶的精神内蕴。母亲用这种隐忍的方式来显现她对子女的爱与庇佑。此后,作者一个细节接着一个细节。这样的呈现,就使内容扎实,使情感的衣衫有形有态。

在这个散文集中,行旅中的发现与感悟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种散文,作者面对着是一个个自然景象或沉积着历史文化的客观物象,当这种自然景象或客观物象契合了他的某种心情时,他就凝视着它们,或沉思或仰望,或反思或天问。但万之依然用细节来显现。细节使得生活的呈现或说内蕴的抵达充满着咀嚼味及 感。这在《寂静的走马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与安然的“走马塘”及村边的村妇的恬静的互衬,让人无法不向往这个安详淡雅又无比厚实的村庄。

细腻是作者另一特色。他后期的散文中,这一趋向越来越明显,这是好的发展。细节是内容的扎实呈现,而细腻就是心灵的精致表达,它呼应了敏感,只有一颗心灵是敏感的,才可能对客观物事做到细腻的呈现。这一点,在他后期散文中,比如在《直径二千米》、《寻迹白云庄》和《寂静的走马塘》中都有不俗的表现。细腻其实不仅反映了心灵的品质,也为语言表达的能力作了注脚。“这窄窄的石板路上,肯定印上过那些进士匆匆或是舒缓的步履,那高高的砖墙内,一定影印过闻鸡起舞、秉烛夜读的身影。”这是细腻的表达,这种呈现既表现了客观存在又旨指作者的内心。

总之,万之在这部散文集中有他可喜的收获。这是值得祝贺的。

共 244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一部作品中,读出一些韵味来,从而感受到文字的美好,是一种进步。而从一部作品中,读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归纳总结还用文字的方式叙述出来,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原著作品的了解,以及喜爱。行文中的条理,是非常的清晰的。文章的标题,就是很好的主旨。而透过这样的标题,我们所看到的,则是文章叙述的过程中,那种内敛,以及对于文字笔力的驾驭能力。尤其是在清晰的罗列之下,作者所举用的例子,所引用的一些让人思索的话句,所总结出来的对于写作上的帮助,都是让人受益匪浅的。推荐阅读。——履泽。

1 楼 文友: 201 -05-06 02:57:08 问好作者,很不错的文字,欣赏了。。。。欢迎作者赐稿江南烟雨社团,祝福创作愉快的同时,也祝福阅读愉快。希望作者在江南烟雨社团里,有新的收获,以及有更多的精彩作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更大的进步。

2 楼 文友: 201 -05-06 1 :12:41 美文拜读,学习了

问好作者,欢迎赐稿江南烟雨

祝您创作愉快希爱力治疗前列腺三亚中医牛皮癣医院悦而维生素D3滴剂多少钱

小孩老是便秘
益母颗粒月经期可以吃吗
关节炎肌肉酸痛感觉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