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中药大全猪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常识  2019年11月07日  浏览:4 次

  摘要:猪肉【功能主治】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益气;消肿。主肾虚赢瘦;血燥津枯;燥核;消渴;便秘;虚肿

  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scrofadomestica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刮除猪毛,剖腹去骨脏,取肉鲜用或冷藏备用。

  【原形态】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杂食性家养物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化学成份】瘦肉和肥肉约分别含水分5 %、6%,蛋白质16.7%、2.2%,28.8%、90.8%,碳水化物1.1%、0.8%,灰分0.9%、0.1%,钙71mg%、1mg%,磷177mg%、26mg%,铁2.4mg%、0.4mg%。

  【性味】味甘;咸;性微寒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润燥;益气;消肿。主肾虚赢瘦;血燥津枯;燥核;消渴;便秘;虚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g。外用:适量,贴敷。

  【注意】湿热、滞内蕴者慎服。

  【附方】①治疫证邪火已衰,津不能回者:鲜猪肉数斤,切大块,急火煮清汤,吹净浮油,恣意凉饮,乃急救津液之无上妙品。(《温热经纬》)②治液干难产,津枯血夺,火的燥渴,干嗽便秘:猪肉煮汤,吹去油饮。(《随息居饮食谱》)③洽小儿火丹:猪肉切片贴之。(《纲目》)

  【各家论述】

  1.《本草备要》: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 ,丰肌体,泽皮肤,固其所也,惟多食则助热生痰,动风作湿,伤风寒及病初愈人为大忌耳。诸家(食忌)之说,稽之于古则无征,试之于人则不验,徒令食忌不足取信于后世。伤寒忌之者,以其补肌固表,油腻缠粘,风邪不能解散也。病初愈忌之者,以肠胃久枯,难受肥浓厚味也。又按猪肉生痰,惟凤痰、湿痰、寒痰忌之,如老人燥痰,更须肥浓以滋润之,不可执泥于猪肉生痰之说也。

  2.《别录》:猪肉,疗狂病。

  .《千金 食治》:宜肾,补肾气虚竭。头肉,补虚乏气力,去惊痫,寒热,五癃。

  4.孟诜:头,主五痔。

  5.《本经逢原》:精者补肝益血。

  6.《随息居饮食谱》: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

  【临床应用】《纲目》:猪,牡曰煆、曰牙;牝曰彘、曰豝、曰熡;牡去势曰獖,按钱乙治小儿疳病麝香丸,以猪胆和丸,猪肝汤服,疳渴者以猪肉汤或侍猪汤服,其意盖以气寒能去火热耶。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治疗措施
宝宝尿黄怎么回事
热淋清颗粒吃多久有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