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太仓港打通进口木材资源大动脉的

偏方秘方  2022年02月08日  浏览:4 次

当前,外向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减。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2.4万亿元 ,同比下降0.9%。而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33万标箱,货物吞吐量74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8%和32.8%,居全国口岸前列,其中进口木材等大宗资源性产品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

图为太仓港打造的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环保高效的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

昔日,太仓,郑和在这里扬帆起航,七下西洋,揭开全球航海贸易的先河;今朝,太仓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阔步迈向全国木材进口第一港。

2009—2013年,太仓港进口木材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了20万公顷森林。其中2013年进口量达653万立方米,占江苏省进口量的四成、全国进口量的近1/10,输往江浙沪及山东等地,成为我国木材资源的“大动脉”。

引人瞩目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太仓检验检疫局打通该“大动脉”背后的秘诀—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太仓检验检疫局局长顾忠盈言简意赅地指出,“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口岸是个宝,要把握多方因素,因地制宜地引导适合的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最可观的效益”。太仓港选择进口木材,检验检疫部门对其适合性有着充分自信,用“大思路”谋划发展,引导准确定位,其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值得一说。

起步:上量

“勇于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2001年,首船俄罗斯木材登陆太仓口岸,揭开了太仓港进口木材产业的序幕。此后多年,业务始终无法突破“上量”瓶颈。

反观国内市场,随着建筑业不断升温,木材需求量明显上升。“我们看到了进口商的热情,更看到了客观存在的木材资源需求的缺口,而进口木材正是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多年身在口岸一线的太仓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肖力谈起破除发展瓶颈的始末,深感推进业务创新的艰辛。

“打造高标准的功能平台,取得进口带皮原木除害处理资质,形成与周边口岸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态势。”太仓检验检疫局结合口岸“沿江接海连沪”的独有优势,前瞻性地调研资源需求,大胆建议码头公司“筑金巢以引凤”,运用大型自动化仓幕式密闭熏蒸系统,打造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环保高效的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做大产业辐射江浙沪等广阔腹地。

在看到处理区的科学规划设计方案,特别是检验检疫系统从上到下的积极扶持态度后,码头公司下定决心投资1亿多元 ,建成了这一高端的口岸检验检疫处理设施。

处理区建成投运后,美国、加拿大等多国考察团纷至沓来,洽谈木材资源输出新渠道。他们对中国拥有如此高端的检疫处理设施表示惊讶和感叹,纷纷表示了扩大出口的愿望。

“带皮原木入区熏蒸,口岸流通效率高了,进口量也大幅提升。不到两年,处理区已接近设计处理能力。”太仓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负责人介绍说,“我们部门人员配备也从3人增至13人,以保障木材安全增量进口”。至此,码头公司百分百信服,检验检疫部门找准了突破“上量”瓶颈的关键点,由此带来的效益让码头“活”了起来。

成熟:多元

人 “小富即满”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业务“上量”后,太仓检验检疫局随即思量如何推进产业走向成熟。“我们必须培育多元化的木材来源市场,减少对单一品种依赖度过高的风险”,顾忠盈局长心中有着深入的思考。

2010年,太仓检验检疫局力促中加双边植检会谈在太仓举行。代表团现场考察处理区后,当即议定将太仓港增设为指定进口口岸。有了这一政策,每年300余万立方米加拿大木材输往太仓口岸,成为国内建筑用板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后三年间,40多个来源地的90多种进口木材汇聚太仓口岸,多元化格局悄然形成。

21世纪初,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进一步实施,城镇化建设加快,进口木材的刚性需求加大。“我们担负着保障资源性产品安全增量进口的重要,必须全面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期间,俄罗斯出台了提高关税等措施,限制原木直接出口,太仓口岸构建的多元化木材进口格局可谓是未雨绸缪,减少了对俄依赖度过高的风险。同时,国际市场的合理竞争也让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在保障进口商合法权益,维护国际贸易公平方面有了更多

1.凡是本原创的报道,均会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欢迎各媒体站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

2.凡是我方站转载的,均会注明来源,旨在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woodinfo@,我方1个工作日会做删除处理。

韶关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银川白癜风哪家好
碧凯保妇康栓好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