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气象传播不能太任性物业
偏方秘方 2022年02月22日 浏览:5 次
很多人喜欢从和站上看气象预报,但它到底准不准呢?气象部门回应,部分站平台传播气象预报信息存在五方面问题:预报要素不准确、预报内容不全面、预警信息不规范、信息传播不及时、来源时间不明确。同时指出,部分站平台未依法向气象部门备案。
络营销作营销的一部理学、计算机、管理学等。所以想做好络营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气象预报直接关系到大众生活的舒适度,宏观层面又关系到农耕和工业生产,帮助政府部署减灾防灾工作。长期以来,我国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报纸、广播电视成为主流播报方式。随着互联的迅速发展和智能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站、App上了解最新天气,由于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采用的气象数据免费,导致各类软件都热衷于提供这项服务。然而,免费并不等于免责,那些瞄上气象服务的平台,虽然吸引了流量,但错误百出、误人误己,实有反思必要。
站和App的气象预报到底差在哪里?在北京市气象局通报的8家重点站和8家App的五个问题中,预报要素不准确最少为6次,偏差次数最多为14次;有平台只传播温度,没有传播风速、风向信息等;未传播预警信息、未解除预警信号、未按规定使用标准图标等;行业标准要求公众气象预报和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时间分别为15分钟内和5分钟内为合格,很多平台的更新速度明显不合格;一些平台根本没有标注好气象信息来源和发布时间。
以上所说的行业标准,在《气象法》《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都可以找到明确规定。同时,相关法律规定中还有两条非常重要的准则,以实现对传播主体的 免费不免责 :从事气象信息服务,要在管辖地的气象主管机构备案;使用气象资料必须要由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如果违反了这两条准则,轻则限期整改,重则警告,并处以 万元以下罚款。显然,一些传播机构对于两条准则认识不够,有一些站和App干脆就不备案,在数据来源上,它们更倾向于在上东拼西凑、复制粘贴。
得益于互联的迅速发展,如今开展气象服务的门槛在降低,但这只意味着技术门槛的降低,而绝非传播的消减。一些站和App瞄准天气预报,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吸引流量的花样和手段,如果连向有关部门备案的意识都没有,怎么可能提供优质服务?对待这类传播主体,必须要从准入条件上收紧、按相关罚则处理,使它们承担起应有。另外,气象管理部门也应该检视自身问题,不断优化服务,当前大多数站和App开展的气象服务覆盖全国,技术原理是从站上统一抓取,因此气象部门就有必要顺应这种传播特点,建设一个统一的发布平台或数据 直通车 ,实现数据来源和数据标准的规范化。
气象信息服务关乎国计民生,经过一代代气象人的努力,我国的气候预测平均准确率已经在65%-70%之间,达到了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但因为一些络机构在传播上的 任性 ,传播准确率反而打了折扣。如何构建更好的机制体制,把预测准确率更有效、更规范地传播出来,已成为当务之急。
西宁治疗白癜风好方法宫颈炎平时怎么护理
大庆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 上一篇: 网络民主开创民主政治新形式计划
- 下一篇 网络水军该下岗计划
-
三七什么时间起苗和种苗如何分级
2019-07-07
-
甘肃启动第五批中医药师承工作
2019-07-07
-
安徽济人药业捐赠吉林灾区价值500万元药
2019-07-07
-
匈牙利明确中医药人员从业资格
2019-07-07
-
光梗丝石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隔山消的炮制方法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