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区块链大起底区块链知识的垦荒还在继续
中医诊断 2020年07月05日 浏览:3 次
高校区块链大起底:区块链知识的垦荒还在继续
年正是区块链大为火热的光景,区块链人才更是千金难求。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区块链人才供应和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Q2的区块链人才需求较2017年Q3暴增636.83%。
值得一提的是,人才需求的激增,显露出的是区块链专业人才的短缺。
以技术岗为例,许多区块链技术开发者既需要掌握C++/Java/Go/Python等主流语言,同时得对密码学、共识算法、点对点络协议等有一定的理解,当然还需具备去中心化的思维方式,因此真正满足需求的人并不多,智联招聘披露符合要求的人才仅占需求量的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苦苦寻觅人才,不如干脆培养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一环,自然担起了人才培养的重任。
全球最早的区块链课程可以追溯到2013年,由美国的尼科西亚大学率先开设。根据Coinbase和Qriously联合发布的《美国区块链教育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8月,全球排名前50的高校中,有42%的大学至少提供一门区块链或加密数字货币的课程,22%的学校提供了一门以上,这些高校包括美国的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牛津、剑桥等,其中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分别以10门和9门的课程数量揽下了1、2名。
相较于国外的大学,中国高校的区块链教育起步较晚。链塔智库在2019年1月10日的《全球区块链技术行业人才报告》中明确指出,2017年下半年中国才开始有明显的区块链课程进展,而这很大程度归因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最早开设区块链课程的大学是中央财经大学,时间是2016年7月,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已有10余所高校开设区块链相关课程,包括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解放军信息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
高校区块链课程开展多则有2年之久,少则有月余,这些课程主要涉及哪些方面,是鲜少问津,还是一课难求?当前高校区块链技术发展是火热还是遇冷?那些曾经一夜冒出的高校社团、协会还好吗?
高校区块链课程大起底
卢同学是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四的一名学生,前不久他刚修完了《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这门课。
据悉,《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是浙江大学于2018年秋季开设的一门面向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块链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以太坊智能合约、超级账本的技术架构和开发技术、区块链应用案例以及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发展趋势展开。
卢同学表示,这门课程准确的开课时间是2018年11月,选修课,学分是2分。虽然课程的难度设置应该是偏向研究生,但来上课的大部分是本科生。上课人数还好,几十人,并没有出现一课难求的情况,不过倒是有商科的学生报名,被老师劝退的现象。
“因为这门课程还是以技术为主,要写代码,没有这部分基础的同学,为了避免他们挂科,老师会劝他们退掉这门课。”卢同学坦言道。
询问他上完课的感受时,卢同学毫不犹豫地说:“很干货,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说,这门课的授课老师共有3名,分别是杨小虎、梁秀波和邱炜伟。其中2名教授自己创办了区块链相关的公司,因此讲的多是实战部分,而另一名教授是浙大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的成员,没有弄公司,讲得是数字货币,但更多的是概念科普。这里提到的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18年4月10日成立,研究中心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担任。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这门课的分数评定来源于教授布置的每周小作业和期末大作业,据了解,期末大作业是写一个DApp,卢同学做了个有关随机抽奖的。
在问及大家上课的状态时,卢同学说道,选修课嘛,有人认真,也有人不认真。有些同学就是单纯为了凑学分,上课也在做其他作业,并不是真的感兴趣。老师也不怎么点名,纯靠自觉。
之前浙江大学曾表示根据教学情况,考虑增设区块链相关的专业方向,开设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培养研究型人才,再加上浙大地处杭州,这里区块链技术发展走得很前,以趣链科技为例,核心团队均毕业于浙江大学且具有博士学位。
询问是否会为有意向的同学安排去区块链相关的公司进行实战观摩或是学校牵头安排面试,提供实习机会时,卢同学表示,还没有,学校讲概念讲得多,没那么落地,不过他自己倒是有考虑研究生往密码学的方向发展。
除了浙江大学外,清华大学在2017年9月也首次推出了《赛博智能经济与区块链》课程,传由王小云、徐恪和韩锋等人主讲。
王小云是被誉为“破译五部顶级密码的女天才”,现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恪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P2P与应用层络;韩锋则是清华i-center导师,也是前不久被质疑割韭菜的区块链应用项目“亦来云”的联合创始人。“亦来云”事件虽与清华无关,清华也做过澄清,但仍给清华的外在形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恶劣影响。
关于这门课的介绍,韩锋在自己的巴比特专栏上就有预告,时间是2017年6月17日。
采访了上过该课的清华大学自动化学院的研究生小方,他表示,自己只是去旁听,并没有勾选这门课,他去的那几次均是徐恪老师在授课,内容多是以技术为主,在学生中评价很正面,公链和联盟链都有涉及,授课中既结合了区块链前沿学术成果,又有实际案例。
小方告诉,这门课一开始大概有百来人参加,后面不知道是同学们热情减少还是课程难度增加,渐渐地就只有人了。
小方给出了自己的想法:“这门课难度真的很高,本科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都不一定搞得清楚,密码学更是偏向研究生的课程,所以后来基本上是研究生在学习。大家都挺自觉的,坚持下来的都是很喜欢技术的,课堂氛围很好。”清华崇尚自主,老师上课也不点名,按时上交作业即可。
也有采访过最早开设区块链课程的中央财经大学,得到的答案也是计算机学院开的,内容偏技术,不过区块链当时热度很高,所以金融学院、法学院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讲到。
第一时间询问了复旦大学的计算机教授和金融、计算机、法律系学生后,得到的答复是截止目前,复旦大学暂未开设区块链课程,不过偶尔会有不同学院会开放对外的区块链培训班,是面向社会人士,且具有付费性质。
由此可见,区块链课程在高校的发展还很初级。链塔智库指出,课程通用性程度低,基础通用类较为稀缺,对于推广区块链技术和培养学生对区块链的兴趣影响不够。此外区块链师资力量匮乏,很难形成有规模的教学团队和研究团队。
在向高校学生求证时发现,当前学生对于区块链并非如传言所说的热情似火,更多的是理性对待。传的一课难求、火爆异常的情形或许在课程推出的初期有过,但影响力也仅局限在计算机学院或是金融学院,现在这份热度也已经下降了很多。
市场冷空气影响高校了吗?
除了高校课程热度下降外,官方或是学生自发组建的高校区块链协会、俱乐部、社群等也是降温不少,其中高校区块链技术社区就是一个较为知名的学生组织。
高校区块链技术社区白皮书中写到,该技术社区是在2018年5月6日清华大学召开中国高校区块链技术峰会期间成立的,主要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近20所中国高校区块链协会负责人联合发起,意在组建高校区块链技术学习、教育与产业交流的合作社区,属于非营利性、非官方、非法人性质、自发性的联合交流社群。截止2019年1月14日,社区共有26所高校区块链技术社团。
在最初成立的时候,社区曾受邀参加2018年6月30日巴比特举办的世界区块链大会,此后并未开展大规模的线下活动。
目前,该社区的官方公众号上仅更新了9篇文章,多是转发会员方或是合作方的信息,最近的一条停留在2018年12月11日,内容是“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做客清华大学数字金融资产大讲堂”,距离前一篇文章时隔近3个月。
在向社区内的成员咨询后了解到,社区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典型的DAO,暂未形成主要领导社区的力量,市场行情遇冷,再加上期末临近,社区的群绝大多数是安静的,只有碰到少数人咨询问题时,才会有些讨论声。
据了解,社区当前的发展较白皮书上罗列的较为滞后,例如设置常务委员会,区分技术、媒体等部门,知识共享计划等,并未按期进行。询问了社区内较为活跃的同学,对方表示,区块链市场的冷是影响社区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原先很多要开展的计划基本都延缓了,当然临近期末了,同学们的精力也没那么充足了。
补过高校区块链技术社区是在各界专家学者的见证下成立的,也与全国高校区块链大赛组委会达成合作共识,将助力全国高校区块链大赛顺利进行,社区内节点拥有大量学习资料与社会资本。
社区参与者有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区块链应用项目的经历,他们能力突出、思路清晰,涉及领域覆盖技术提供、数据调研、市场调查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潜力。有社区成员表示,尽管当前社区仍处于探索期,但自己愿意陪着这个大孩子成长,因为这个协会里面的人值得被看好,他们是各大高校区块链的中坚力量。
除了社区的发展有所延缓外,各高校区块链协会的现状相较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热度也呈下降趋势。中央财经的张同学表示:“中央财经的繁星项目汇总过一些学生提出的或是正在进行的项目,不过大多都只是设想,还没有落地,现在市场那么冷,也就不折腾了。
清华大学区块链协会的成员告诉,协会依旧在举行一些区块链技术性质的活动,但是人数较之前已经削减了许多,譬如火爆时期,人的报告厅都容纳不下,但现在有的时候还会遭遇只来人的尴尬。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校外人员的骤减。清华大学的很多活动往往是校外人士积极性更高
,比如项目方、媒体、爱好者等报名,现在这批人少了,再加上学生的参与度也有所减少,到场人数自然就缩减了。
区块链教育的方向何在?
谈及未来,清华大学区块链协会的成员表示,熊市不易,对区块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趁此机会多读书多积累,他们坚信区块链在将来仍会有一席之地,到那时,技术自然是第一推动力。
来自格鲁吉亚,在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也是交通大学Blockchain Hub的负责人Tamar Menteshashvili对于区块链在高校的发展和教育表示乐观。
她说,在过去年的时间里,见证了同学们对于区块链兴趣的急速增长。之前她更多的是举办十人以下的小型见面会,但上次她主持的活动中聚集了70多人,其中还有学校的教授。Tamar表示熊市并没有那么糟糕,这是研究、教育和深入分析的最佳时机,她将致力于在高校内进一步普及区块链,让更多的教授和同学对区块链产生兴趣。
浙江大学区块链协会会长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熊市影响不大,目前协会的重点在于培养更多的区块链信仰者和区块链人才,同时结合区块链特征打造协会内部的框架与开发生态,促进应用落地。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钟表示,大学里怎么培养人,是最根本的一个方面。大学基础教育如何开展区块链这方面的课程,北大在这方面也是做了很多研究。
他们开设了一门课程名为《区块链理论与技术》,就是希望北大的学生将来做更深入研究时,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门课把区块链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博弈论的内容,再加上案例分析都设计了进去,构成了较为系统化的课程,当然针对研究生的课程,北大也已经有过两轮了。
陈教授表示,之前他与UC Berkeley的教授探讨时,就有想过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2018年Berkeley开了一门区块链课程,就是融合了法学、商科和计算机。这与北大研究生的课程非常类似,由lecture(讲课)、discussion(讨论)和project(项目)一起,这样的组合可以方便学生跟上业界研究、开发的热点。据他了解,北大学生报名非常踊跃,尤其商学院的学生需要以投标的方式才能得到选课的名额。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到: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行为,包括全部知识的传授,内涵的践行与参悟,行为的规训以及将文化传统传承给年轻一代,让他们从原点开始不断生成、发展,并且能够尽其天性地自由向上发展。
区块链知识的拓荒才刚开始,相较于进展较前的欧美,我国高校未来能在下个区块链期末考中拿多少分尚未可知。不过在实际应用落地受阻之时,行业和高校一样,首先需要的都是思想上的启蒙。
(注:为尊重隐私,部分受访者在本文中使用了化名。)
头条号区块链的中国骗局头条视频区块链是什么头条下载区块链到底是不是骗局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头条今日头条头条女神区块链怎么赚钱头条多多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区块链什么意思头条资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区块链技术2000论文区块链投资骗局区块链是什么通俗解释头条天后 君少宠宠宠区块链技术是什么区块链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原理头条头条看吧区块链游戏
孩子消化不良怎么办宝宝不消化经常胀气怎么办小孩为什么不爱吃饭
- 上一篇: 王者荣耀调皮英雄都有谁
- 下一篇 合同法定无效的情形
-
施廷懋已包揽跳水大满贯亚运会三米板成个人
2020-08-10
-
骑士4年2500万签杰克勇士超级替补将辅
2020-06-23
-
美眉们注意秋膘来啦
2019-07-16
-
中医进补法讲究辨证论治
2019-07-15
-
白前与白薇的鉴别1
2019-07-13
-
地锦草的炮制方法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