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专家释疑
中医诊断 2021年12月08日 浏览:5 次
农业部专家释疑:使用植物激素的草莓到底能不能吃?
草莓鲜嫩多汁,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正值春季草莓上市的时候,一些 激素草莓 膨大剂草莓 谣言又开始流传扩散,特别是 植物激素 引起 儿童性早熟 等说法更是引得人人自危。近日,新华专访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王强,他就种植草莓需不需要使用植物激素、使用过植物激素的草莓到底能不能吃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解答。
植物激素有什么作用,草莓种植需要使用植物激素吗?
王强说,植物激素能调控植物的开花结实、成熟衰老、休眠萌发等生长发育过程,有内源和外源两个来源渠道。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会合成各种激素。同时,由于气候原因,有时植物自身合成的内源激素不足。为确保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人工加入一些与植物内源激素相同或相类似的微量物质,以弥补内源激素的不足,这些称之为植物外源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草莓中有调控自身生长的内源激素,大多数情况下,草莓生产是可以依靠草莓自身合成的内源激素来调控生长发育,并通过品种、栽培、施肥、防病治虫等措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但在持续低温或连续阴雨等草莓自身分泌的內源激素无法满足正常开花结果或保持良好外观品相的时候,需要使用植物外源激素,如用赤霉酸促进生长、用多效唑控制徒长、用S-诱抗素促进着色。
使用了植物激素有安全影响吗?
王强表示,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对产品安全是没有影响。
首先,施用植物激素是国际通行的农艺措施。植物激素作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项技术措施,已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地区,如乙烯利、赤霉酸、萘乙酸、吲哚丁酸、多效唑、矮壮素等使用在水果、蔬菜、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上。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登记允许使用的植物激素共55种;并制定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13项最大残留限量标准、4种豁免制定残留限量(因毒性低而不需制定限量)。
第二,使用过植物激素的农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安全的。一是因为与其他农药相比,植物激素虽然纳入农药范畴管理,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病防虫除草的农药,其产品属于低微毒性。二是由于植物激素用量微小,如过量使用反而起反作用,农民也不可能大量使用,因此植物激素的残留很低。三是植物激素的膳食暴露风险很低,评估结果显示,21种植物激素的膳食暴露量基本都在安全参考剂量的1%以下;即,只有超过以上实际检出残留量的100倍以上,才有可能对消费者存在危害风险。
减少了歧视和市场壁垒 第三,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是不能混淆的两个概念。激素作用于细胞时,细胞中必须存在一种特定的蛋白质与之进行结合,称为激素受体。人体中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植物激素对我们人体不可能起到调控作用。因此,人们所担心的,摄入植物激素,会 性早熟 、 发胖 、 内分泌失调 ,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样,动物激素也无法与植物细胞发生作用,不能用于果蔬生产。
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后,会引起草莓奇大、空心或者畸形吗?
王强认为草莓果个大还是小、果肉空心还是实心、果皮厚还是薄、果型是否易畸形、有无香气,其实都是品种特性。近几年,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膨大剂对水果的确有增大增重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经在黄瓜、番茄、草莓、葡萄、杨梅等作物上试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瓜果上使用后平均增加单瓜果重不到30%,不可能达到奇大的效果。
第二、草莓空心主要是品种特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没办法改变这种品种特性。不同品种草莓的空心比例及空心程度差异显著,一些草莓品种如甜查理、达善卡、杜克拉等本身具有果实中间空心的特点。
第三、导致草莓畸形主要是授粉、光照、温度等原因,与植物生物生长调节剂没有显著关系。瓜果在花芽分化时遇到低温时,容易产生畸形花,进而发育成畸开瓜果。有的瓜果品种在特定的生产、气候条件下,如水分不均衡供给、晴雨交替、高低温交替等可增加畸形瓜果比例是自然现象。2016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氯吡脲后,草莓果实的平均重量和畸形率并没有显著提高。(李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白山哪家治疗牛皮癣医院好哈尔滨哪家医院治妇科好
呼和浩特哪家医院治疗男科好

- 上一篇: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央设奖励资金哈
- 下一篇 农业部严打屠宰病死畜禽物业
-
施廷懋已包揽跳水大满贯亚运会三米板成个人
2020-08-10
-
骑士4年2500万签杰克勇士超级替补将辅
2020-06-23
-
美眉们注意秋膘来啦
2019-07-16
-
中医进补法讲究辨证论治
2019-07-15
-
白前与白薇的鉴别1
2019-07-13
-
地锦草的炮制方法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