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红河
中医保健 2020年08月07日 浏览:1 次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红河
“党的政策好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干农活、搞生产有扶持,小娃上学也不愁,我们的后代不再像我们一样不识字了。”开远市碑格乡架吉村委会村民如是说。 架吉村委会是彝族聚居的村子,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老一辈人多数没上过学,栽田种地就靠祖上传下来的经验。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该村变了,砖瓦房多起来,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得以解决,出村道路修通了,村民们学到了更多新的种植技术,有的已经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 可以说,过去的一年,州内的各民族都感受到:政策更好了,日子更红火了。 去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全州上下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这一根本任务,紧密协作,攻坚克难,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建立健全民族团结目标管理制和民族工作社会化机制,形成了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 “团结进步”——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 团结带领各民族走向繁荣富强,这是我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更是全国上下为之奋斗的目标。 去年以来,我州始终坚持把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稳定作为第一,重视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问题,着力构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从而形成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避免大纠纷是民族工作要达到的目的,当出现纠纷时又怎么办呢?联防联调工作机制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红河州红河、绿春、元阳、石屏以及普洱市的墨江县、玉溪市的元江县通过努力后,建立起联防联调小组,并轮流在各相关县召开联防联调工作会议,在接边地区乡镇与乡镇之间建立联防联调委员会,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协商,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力地促进了这几个地区的和谐稳定。 同时,红河县等县市在民族关系协调任务繁重的乡、村和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各族干部群众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参加全国民族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使民族团结发展思想深入人心。 “创新发展”——突出各地特色出亮点 红河州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红河特征的民族工作发展路子,使全州民族工作始终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结合实际,全州上下建立健全了民族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在摸清全州情况后,红河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率先试行非边境三县“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工作、率先实施民族工作社会化目标管理制工作等,为了取得实效,各级相关部门派出人员到各地督促检查,掌握新信息、新情况,完善措施,使一项项政策落到实处,让少数民族得到实惠。 红河州山区多,而一些少数民族世代生活的地方就在山区,有的生活条件艰苦,有的没有好的发展路子。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我州认真按照“结合实际、一地一策、一族一策、一族多策、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措施,逐步缩小民族间发展差距,不断促进全州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07年,开远市民族事务局经过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开远市苗族村实施专项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议对苗族村寨实施专项建设,该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随后几年,开远市实施了彝族村寨、回族村寨、壮族村寨专项建设规划。 石屏、屏边、金平等县也有类似规划出台,不仅加强村寨建设,在教育、产业培植等方面也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架桥、修路以及双语教学、技术培训、项目扶持等,从各方面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民族村寨不仅发展有资金,而且根据各自的特点发展起特色产业,群众收入不断得到增加。 “提高素质”——激发潜力形成合力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并不缺少智慧,也不缺少吃苦精神,他们缺的是什么?是知识。只有各民族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形成更大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始终坚持的一条就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胆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为此,多年来我州把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工作的关键,切实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成为促进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力军。 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充分发挥“五个作用”(党委政府民族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联系各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民族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喉舌作用,管理民族事务的职能作用),并认真当好“五种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带头人,反映各民族民意的代言人,为各民族解难释疑的贴心人,做民族团结进步的促进人,落实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干人),从而使全州民族工作真正形成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民族工作部门协调主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州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保证了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是真正让他们能胜任各个岗位工作的基础。据统计,近5年来,绿春县民族事务局先后投入兴边富民行动资金和边境民族工作专项经费1027万元,累计实施了38个项目。这仅是我州突出抓好的6项工程建设中的一项。 多年来,抓好6项工程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为自己定的硬指标,并以超额完成的决心向前推进。一是实施“兴边富民”扶持发展工程。在继续推进扶持边境3县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出红河、元阳、屏边“兴边富民”行动扶持发展规划。二是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持发展工程。认真制定和实施扶持金平布朗族发展规划,进一步扶持其进行产业培植,打牢发展基础。三是实施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工程。以拉祜族等特困民族聚居行政村和自然村为单位实施整村推进。四是实施散居民族地区扶持发展工程。以民族乡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到30%以上的行政村、自然村为重点,整合资金,实施整乡、整村推进。五是实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为我州10个世居少数民族各设计一套具有民族传统风格和民族建筑元素的现代生活民居图册,在新农村建设、民房改造等过程中进行推广。六是实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提高工程。加强民族地区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重视和加大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投入。 此外,红河州还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比如,加快“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库,推进招考公务员和公开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优惠政策的完善和落实,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真正融入到了红河新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参与到了各项建设中,为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通过全州上下的努力,红河州民族工作在全省民委系统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考核中,连续9年被评为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优秀奖。州委、州政府多次被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诚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州、县市各级党政领导也看到了民族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分析研究后,在“十一五”即将结束、“十二五”将要开始的现在,以州委、州政府领导为主的各个调研组又分赴全州各县市,进村入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州委、州政府领导在调研中不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驾驭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全面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凝聚人心,发挥各民族的智慧,才能进一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和谐的号角在红河两岸吹响,发展的大旗在红河大地高擎。可以预见,在经济社会向更高品质发展的未来,在红河新发展的征途中,红河大地将绽放出更多美丽的民族团结花朵。
株洲市白癜风医院3岁宝宝不爱吃饭是什么原因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 上一篇: 男子瘫痪11年未下楼如今可四处走动
- 下一篇 安哥拉猫的资讯安哥拉猫猫的基本信息1
-
4月楼市全面降温部分城市限制住房持有年限
2020-08-12
-
[p]昨天是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三支国家队主教练的述职日
2020-07-10
-
当归种植技术建议
2019-07-16
-
发挥中医食养作用维护国民健康
2019-07-16
-
肩周炎病人的自我按摩
2019-07-16
-
补益杞圆酒眩晕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