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中药大全野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保健  2019年09月01日  浏览:3 次

  摘要:野三七【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跌打损伤;风湿痛;咳血;外伤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病后虚弱;肺痨

  【拼音名】YěSānQī

  【别名】香刺、土、竹节七、白三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stipuleanatusTsaietFeng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m。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茎基鳞片宿存、叶互生,掌状复叶, 片轮生于茎顶;叶柄长cm,无毛;托叶卵形,长约2mm;小叶5,少有7,羽状分裂,裂片不等大,中部的较大,两端的较小,长cm,宽2.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偏斜,边缘具锯齿和刚毛,上面脉上疏生刚毛。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朵花,花梗长cm,无毛,花萼5齿裂,无毛;花淡绿色,花瓣5,长卵形至长椭圆形;雄蕊5,花丝与花瓣等长或稍长;子房下位,2室,花柱2,结合成1个,柱头稍膨大而微弯。核果状浆果,球状肾形,直径约8mm,成熟后红色。种子2颗,近球形,白色,直径2- mm。花期月,果期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m的山谷潮湿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化学成份】块茎中含屏边三七甙(stipuleanooides)R1和R2,即齐墩果酸- -O- -D-吡喃葡萄糖(1 )[ -L-吡喃阿拉伯糖(1 4)- -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acid- -O- -D-glu-copyranosyl(1 )[ -L-arabifuranosyl(1 4)- -D-glucuronopy-ranoside][和齐墩果酸[28-O- -D-吡喃葡萄糖]- -O- -D-吡喃葡萄糖(1 )[ -L-阿拉伯糖]- -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acid[28-O- -D-glucopyranosyl]- -O- -D-glucopyranosyl(1 )[ -L-arabifuranosyl]- -D-glucuronopyranoside]。

  【性味】味微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跌打损伤;风湿痛;咳血;外伤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病后虚弱;肺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孩子消化不良会积食怎么办
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几岁能吃
宝宝正常大便是什么样子的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