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傣医与佛教的渊源
药膳食疗 2019年10月16日 浏览:5 次
摘要: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很多少数名族的中医文化是与佛教之类的教道是有关的,比如傣医。那么傣医与佛教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呢?下面健客就为大家介绍傣医与佛教之间的联系。 与佛教有什么渊源呢?傣族是西南边陲 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族源于 百越 的一支,汉称为 掸 ,唐称 金齿 。早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史记》中即有 滇越 、 乘象国 的记载。傣文化、傣医药与佛教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请大家跟随中医往下看吧。
在杂食穴居的远古时代,在同大自然、同疾病的斗争中,通过不断探索、积累、总结,萌发了原始的傣医药。初期的傣医药仅停留在单方、验方的认识和应用阶段,以 家传口授 的方式世代相传。如2000多年前的傣医方 雅叫哈顿 (五宝药散)、 雅西里扪囡 (万应小药丸)、 雅暖 (睡药剂)等,一直流传沿用至今。
小乘文化发源于古印度,约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并以巴利文音系为基础,根据印度字母体系,形成了古傣文。用古傣文在贝叶上书写佛经,成为最早的傣文贝叶经,第一本书是布塔果沙听所著的《维苏提麻嗄》。
贝叶经号称84000部,除小乘经典外,还记载了许多民间传说、医药故事等。
以上事实说明,傣医药的最早经书《贝叶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做为傣医药基础理论核心的 四塔五蕴 学说,只能伴随其文字语言的应用的产生,故其成形于小乘文化传入之后是可以肯定的。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小孩脸色发黄吃什么小孩脸色发黄
儿童健脾粥

- 上一篇: 丝瓜和绿豆可以吃吗
- 下一篇 睡前三个小习惯让你年轻十五岁
相关文章
-
当归元胡酒痛经
2019-07-16
-
灵芝的传说故事
2019-07-16
-
世界中联成立自然疗法研究专委会
2019-07-13
-
首届中医外治透皮疗法沙龙举办
2019-07-12
-
中医祛斑六大方
2019-07-07
-
自制丝瓜鸡蛋面膜美白滋润肌肤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