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中方研究团队破解基孔肯雅病毒的入侵机制该永恒

中医减肥  2021年08月25日  浏览:3 次

中方研究团队破解基孔肯雅病毒的入侵机制,该病毒入侵可致死

基孔肯雅病毒,是一种极其厉害的病毒,是失能性病毒类生物战剂的一种。通过蚊子传播,最早主要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在感染后,引起四肢和脊柱关节的剧烈疼痛,持续高热,还会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致人死亡。来自中科院的消息,中方研究团队经过长期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研究,成功破解了病毒入侵机制,这一成果于北京时间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发表。

基孔肯雅病毒自1952年首次被分离以来,至今已有60多年,直到近来,科学界才证实MXRA8分子是基孔肯雅病毒的受体,但是MXRA8分子如何使病毒入侵的却是个未解之谜。中科院高福科研团队在研究中,从分子水平阐释了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表面E蛋白与其细胞受体MXRA8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了这类病毒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及其疫苗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福:它(病毒)要感染人,第一步,它要钻到我们的细胞里面去。我们这项工作就是研究基孔肯雅病毒它怎么进入到的细胞。我们就是把它进到细胞的机制搞明白了,未来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一些药物。

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江海) 据统计,近些年全球被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人群不断增加。2005年以来,该病毒相继在东南亚和南亚的一些地区暴发,2007年传至欧洲,2013年开始加勒比海、美国以及南美洲的100多万人被感染。目前,我国仅在东莞等地发现过输入型病例,但是没有出现病毒扩散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福:实际上在当前全球化这么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就是一架飞机的距离。既是一个外来病,又是我们自己的病。

关于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在1952年坦桑尼亚南部地区的一次疫情暴发中首次得以记叙。它是一种核糖核酸(RNA)病毒,是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基孔肯雅”取自于Kimakonde语中一个词,意思是“变成歪扭的”,描述患者因关节疼痛而弯腰的样子。1956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

关节疼用艾得辛好还是来氟米特好
高血压心绞痛怎么治疗
重庆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