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太极拳盘架子时

中医新闻  2020年01月08日  浏览:2 次

摘要: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用意念引导穴位的冲合来完成的。由此可知太极拳“全凭心意用功夫”一语绝非妄谈。太极拳盘架子时,每一开合要用意念把六合六冲在体内的不断变换完整无遗地进行一遍…… 盲练 太极,眼 盲 , 意 不盲!

浅谈的 盲练

所谓 盲练 ,就是太极拳爱好者在掌握了套路之后,在闭上双眼或以物将双眼蒙住的情况下,或在黑暗中进行的套路练习。

一、 盲练 的益处

1. 盲练 可以更好地练 意

太极拳是内功拳的一种,也可以说她是 意拳 。而内功拳首在练意。从古到今,所有的太极拳理论无不强调 以意领先 ,无不强调 用意 的重要。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用意念引导穴位的冲合来完成的。由此可知太极拳 全凭心意用功夫 一语绝非妄谈。太极拳盘架子时,每一开合要用意念把六合六冲在体内的不断变换完整无遗地进行一遍

太极拳正确的身法是用意识贯注而养成的 , 虚实转换全为意动 , 太极拳各种劲法皆由意念活动而产生 , 太极拳技击中是以意化劲 。

由此可以看出 意 的重要性。

但是,在太极拳习练中,我们常常因为周围环境变化时产生注意转移而使自己 意断 。比如,面前走过一个熟人、树上飞来一只小鸟、两个孩子打闹、一个熟人打招呼等,都会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而使拳意转移、中断。因为无意注意多是由于环境变化、特别是视觉变化而产生的,因此,要克服这一弊端,最好是闭上练,即盲练。盲练,没有了花红柳绿、楼亭水榭的影响,没有了飞鸟、行人等变化因素的刺激,人的大脑清净、空灵,可以专注地想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以气运力 的路线、身体的感受。这样可以使太极拳功力尽快上身。

2. 盲练 可以有效提高平衡能力

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中正安舒、端庄平稳、川字步型、斜中寓正。要做到这些,最核心的是平衡。平衡是 中正 的前提,平衡了才能 安舒 ,平衡了才能 平稳 。

一个人的平衡能力既是打好太极拳的基础,也是推手、技击的重要素质,同时平衡能力也是太极拳盘架子时锻炼的重要素质之一。可谓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对来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平衡素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它与人的力量、耐力、灵敏协调、肌肉感觉、前庭感觉等因素密切相关。平衡能力建立在各肌群协调产生 的基础上,但真正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视觉、本位觉和位觉。视觉的作用不仅仅是看东西,它对产生空间感觉,控制身体动作,维持身体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的 起式 第一动:左脚横移,没有大的位移,没有大幅度的肢体运动,王培生老师所讲,松右肩坠右肘,右手小指在右脚后跟外侧10公分向下插地,两眼平视远方,这时左脚自然就向左分开 但是,当我们闭上眼睛做这一动作时,身体会晃动、站不稳,致使左脚仓促着地。再比如单足站立,睁着眼可以站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闭上眼站10秒都难。这是因为前庭器官没有了视觉提供的信息,没有了参照物,无法给肌肉、关节、发布准确清晰的指令,这时身体的平衡只能靠 执行者 肌肉、关节、韧带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节,平衡难度增加很大。但是这种本能的调节能力应该是太极拳习练者追求的较高境界。

因此我认为,在习练吴式太极拳时,要适时提高难度,即 盲练 。在盲练中,提高肌体本身的调节能力,使自己尽快达到 功夫上身 。

. 盲练 可以更好地锻炼第二信息指挥系统

王培生在《吴式太极拳诠真》讲到:第一信息指挥系统有很多缺点。用视觉来的信号,与攻击的对方没有直接的接触,只是表面现象,很多是假象,不是实质。根据假象和表面现象作出的判断往往是错误的。第二信息指挥系统对于外来的信号,不但用视觉来观察,而且用身体的触觉来体验。触觉的体验更能反应事物的本质,触到对方意念的真实性。

因此,太极拳应把触觉的锻炼放在主要位置,把视觉的锻炼放在次要的位置。 盲练 是锻炼第二信息指挥系统最好的方法。闭上眼睛,心会更静,皮肤、肌肉的敏感度会更高。经过一段时间的 盲练 ,可以只凭感觉而不用视觉来解决技击问题。触觉将信号反应到大脑,大脑做出力量大小、接触点、方向、速度、 劲 的表现、意念的真假虚实变换等等判断后发出指挥信号,使身体做出相应的运动形式,即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

4. 盲练 可以减少视觉的负面影响

练习太极拳时对眼法有个要求: 眼随手动,手眼相随,目随势注。 使眼神与手法、身法协调配合,从而做到 形神兼备,内外合一 。

但是,个别初练者由于对这些要求理解不到位,过于强调 实 眼,而忽略了神意,致使动作僵化变形。比如 搂膝拗步 的第二动:右掌前按 右掌无名指像纫针似的向前够针孔,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时立掌,凸掌心,是指尖立起朝天;眼顺右掌拇指上面平视前方,眼往哪里看掌往哪里推。有些人在做这个动作时,右掌会用力前推,而使右肩前送,只是身体不能中正、不再安舒。再比如 金鸡独立 第一动:双掌滚转 右掌伸到左肋下,掌心向下,虎口朝后;左掌心向上,虎口朝前,左脚落平,弓左膝成左弓步;重心移至左脚,视线注于右掌食指间;意在左掌掌心。有些人在做这一动作时,会因追求 视线注于右掌食指间 而低头弯腰。

而 盲练 没有视觉的影响,注重的是内部的感觉,眼追手的意思有了,在意的是中正安舒。

二、 盲练 应注意的地方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盲练 是有难度的,难就难在平衡上 站不稳、转身角度不好把握等,因此练习时,要由易到难。

先从位移小、动作幅度小的动作开始,比如预备式、起式、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等。然后是有转身动作的、动作幅度大的,比如:揽雀尾、野马分鬃等。最难的是有提腿、踢腿动作的,如左右分脚、双摆莲等,需要慢慢来,不能着急。

2.根据动作特点,侧重锻炼内容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 盲练 有很多功能。那么在练习时,要有针对性。对平衡力要求较多的动作、招式,比如 金鸡独立 披身踢脚 等, 盲练 时,要侧重自己肌肉、关节、韧带的感觉,动作要慢、舒缓,肌群调整时要微调,以避免大的晃动。有些动作比较稳,平衡上无难度,比如前面提到的 预备式 起式 提手上势 等,我们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心静、专注上,放在 以意行气以气运身 上。

. 盲练 只是习练的一种方式

盲练 在初学者学会套路之后,在 着熟 的习练过程中,以及从 着熟 向 懂劲 的过程,起着很好的作用,可以使我们心静、意专 盲练 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可以锻炼第二信息指挥系统,可以减少视觉的负面影响。

但是,不管是太极拳的套路表演还是技击,都是要睁着眼进行的,因此不能太依赖 盲练 再有,在练拳时,要求眼神要追随技法攻防中的假设敌,即眼视敌人为主和主攻的主动手及方向并做相应的配合,使手眼身步法、力等内、外因素达到高度的统一,使整个动态过程体现出一种神气贯注、气势饱满、内外合一的效果。动作密切配合神态的表达方法,完全是依靠人的一双眼在 看、瞧、观、瞟、瞄、见 等多种眼神变化中实现的。所以,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要有眼神的配合。

学习太极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练习是最重要的,切不可 三天打鱼两天晒 再有就是要悟,即多思多想。

温肾补脾,养血益精。用于脾肾虚损,腰膝酸痛,阳萎遗精,耳鸣目眩,精血亏耗,肌体瘦弱,食欲减退,牙根酸痛。

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
无锡治疗卵巢炎方法
月经量多吃什么可以缓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