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数据立法数字时代新课题拳
中医新闻 2020年05月10日 浏览:4 次
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 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一节中,报告提出,增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兴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近年来,大数据、数字经济等一些新概念,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一些国家重要文献中,正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动能。但是,就像互联给世界带来的不仅是便捷,也有对传统秩序和观念的颠覆一样,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广泛运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埋下很多安全隐患。
首先,这类安全隐患是国家层面的。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首次把大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然而,在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同时,纲领也苏醒地意想到安全问题,进而提出要加强安全保障,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
其次,从个人层面上来讲,大数据深度介入个人生活,正在让个人毫无隐私可言也毫无隐私可守。随着人们对大数据认识的不断深入,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特别是搜集与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已成为一些互联企业的惯用手段。当这类收集成为普遍的行业潜规则,必将严重威逼到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科技向善,数据有度。马化腾认为业界对用户数据收集应当遵循最小原则,掌控好用户数据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度。然而,个别企业的自觉和自律,很难提升全部行业的道德水准。随着大数据的广泛深度运用,企业对大数据的争取会更加白热化。
大数据的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更关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大数据安全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且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的立法课题。
在今年两会上,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要为大数据进行国家立法,应该立法明确信息资产的所有权。
中国是世界互联领域发展的领跑者,我们遇到的问题史无前例,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靠中国智慧。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法治建设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立法手段解决大数据的前瞻性问题,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领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又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济宁最好的癫痫病治疗方法脑梗死能治好吗
什么咳嗽药不含麻黄

- 上一篇: 来斯奥加速经销商峰会行将启幕拳
- 下一篇 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2410亿区域
-
管理甜瓜火箭生涯倒计时名记队友教练相信他将走
2020-09-20
-
三亚动真碰硬打违建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 受到各方点赞
2020-07-10
-
中医针灸美容去色斑还你美丽容颜
2019-07-13
-
视卧坐立行五劳会伤身
2019-07-12
-
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孤单
2019-07-12
-
专家介绍上班族的饮食养生法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