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11款含微量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

中医新闻  2020年07月09日  浏览:3 次

不久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曾对市面40款常见豉油、酱油及鲜露进行抽检发现:11款含微量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其中“御品皇金标老抽”的含量最高,吃半茶匙已马上“爆表”,而广州老字号珠江桥牌酱油,也榜上有名。

虽然这只是针对香港境内的一次抽检,但看完后,我忍不住想跟大家扒一扒这个调味届大佬,到底藏了哪些秘密(不是针对某一品牌酱油,而是针对所有酱油)。 酱油生产商在制造时,为增加棕色酱油色泽会添加焦糖色素,但酱色Ⅲ与酱色Ⅳ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可能产生化学污染物“4-甲基咪唑”。而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 4-甲基咪唑”列为可能令人类致癌物质。 不过针对这次检视,香港消委会指出,大家不用过于恐慌,因为可致患癌的摄取量因人而异,建议最好减少大量进食,或改食其他酱油类产品。 而面对超市里众多品牌的酱油,认清三点,就能买到一瓶好酱油: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是传统的生产方法,有国家标准(GB)的严格规定,比较放心安全。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所以,它的卫生质量十大城市平均涨了30%要求很高。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加热后再食用,故两相对比,佐餐酱油比烹调酱油更干净! 商家早已抓到了广大父母们“为了孩子,再多钱也肯花”的心理,推出了一系列儿童专用产品,其中就有“儿童酱油”,它的应运而生简直可以说是一朵奇葩。 儿童酱油通常打着这样的旗号: 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酿造低淡口酱油; 适合拌饭、清蒸食物等,一能开胃、二能补充营养; 充分考虑宝宝发育期味觉特点,柔和鲜香,富含18种氨基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元素。能在日常饮食中补充儿童成长所需,是增强儿童食欲的调味能手…… 这么“专业”的广告词,真是分分钟戳中妈妈们的心,好想赶紧给孩子买一瓶……但其实,不管儿童酱油的广告再怎么“精心研制”,所谓的“补充营养”也都是胡扯。 NO.1 儿童酱油中含钠量和普通酱油相差无几 在电商平台,贴上“儿童”标签的酱油价格平均为普通酱油的2.5倍。营养成分表中,部分儿童酱油钠含量竟比普通酱油含量还要高,一些厂商还用障眼法,在标签上动手脚:乍一看儿童酱油每份中钠含量比普通酱油中的钠含量低很多,但其实,成人酱油的成分是按照一份15毫升算的,而儿童酱油是按照10毫升算。 至于那些的确“淡口”了的儿童酱油,味道淡了,但要达到同样的调味效果,必要加入更多钠,最后摄入的盐量依然不算少。 NO.2 儿童酱油中的防腐剂可能会更高 酱油为了保存,其中会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这些防腐剂在安全范围内是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的,但过量就会了。 高含盐量本身会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所以大多数传统酱油中防腐剂的含量符合标准。但儿童酱油打着“低盐酱油”的旗号,盐的添加相对降低,但防腐压力就增大了,为了保证较长时间的保质期,商家们要怎么办呢,没错!就是加大防腐剂的添加量! 医学推荐成人每天的钠摄入量不超过2.4克,对应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酱油是食盐或者钠的重要来源,一般酱油中的钠含量在6%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每天吃一勺酱油(约15克),摄入的钠就相当于成人每天控制摄入量的40%了。 所以对于宝宝来说,使用儿童酱油,风险只高不低! 在香港消委会这一次的检查中,除了上述不合格酱油中含有致癌物外,另有 9款之多的酱油钠含量偏高。我们都知道,钠是盐的主要成分,过量摄取钠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及冠心病的风险。孩子食用过多,不仅加重肾脏负担,还会抑制钙的吸收。

专家建议 岁以下的宝宝尽量少吃盐或者可以不吃盐。我想很多人都曾跟长辈在“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吃盐”的问题上,发生过无数次争执。 “不吃盐不会没有力气吗?” “没有盐味道不好,孩子就会不吃” 食盐中的钠的确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矿物质,而且也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矿物质。钠盐存在于很多天然食物中,比如:肉、、水果蔬菜。 在蔬菜中,红苋菜、绿苋菜、空心菜的钠含量最高;其次是紫菜、豆芽、海带、胡萝卜、香菇。 而水果中,、、枣、、等也都含有钠。 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生活中的这些“隐形盐”,可以提供宝宝身体需要的钠。 举个例子: 日常饮食中,一份(约120ml)加了酱汁/汤汁的主食(米饭、意大利面、面条、)里就可能含有约500mg的钠,2薄片培根含有250mg的钠,所以如果孩子吃了一份加了培根的面条,就已经摄取了将近一天所需的钠含量。 1片普通面包含有200mg的钠,宝宝只需吃两片面包,就差不多占据了1~3岁孩子一天所需钠含量的一大半了。 所以,让孩子不吃盐或少吃盐,其实对他的爱和保护。从辅食开原因为煤价上涨和财务费用增加。”并不准确。  煤炭方认为始,就主导清淡,除了控制盐量外,也要注意酱油、、豆豉、等“藏盐大户”。切忌,千万不要用自己吃过香喝过辣的口味来判断孩子的味觉。 最后,我想再次提醒妈妈们,面对那些打着“儿童”旗号的调味品,千万不要轻信。

治疗灰指甲的亮甲价格
益母颗粒适合什么人吃
手足癣长厚皮裂口怎么回事
患了手足癣如何是好
性功能障碍
产后可以做哪些瘦身运动
友情链接